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读书心得区
主题: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歪论妙玉 [6]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读过红楼的都不会忘记妙尼,一个无奈遁入空门的诗书仕宦之家千金,可怪得很,给小子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她的如花美貌和绝世才情,久远忆起她来,只有两个字“自恋”。这里姑且歪论一番,以资谈兴。

她与贾府的关系非友非仆,似乎是受贾府供养寄人篱下,大观园内独居孤零零的一座陇翠庵。全书给妙玉的笔墨其实甚少,起初林之孝家的在贾府主事人前聒噪了一车子妙玉的好处,当时只觉罗嗦,事后想想,必是早已说通了的,岂有贸贸然先回禀了主子再临时去抱佛脚的理?却只见已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妙MM尚必要下个名贴请她方来,否则便觉对方以势压人,自己失了面子,书香闺秀的一点小自尊和小狡猾,在这里尚不觉讨厌,只觉有趣可怜。

妙玉最招人嫌的恐怕是她的矫情,刘姥姥在大观园里尚且游刃有余,惟独在陇翠庵因吃了一杯茶就遭人厌弃得不轻,小子就纳闷了,这个妙玉的洁癖难道是选择性发作的?

同是发苍苍齿茫茫的大号鱼眼睛,才吃了不少酒肉来的贾老太太的唇齿唾沫当真便高贵洁净过刘姥姥?来者皆是客,且当时在座不通文墨不明事理又刚大啖腥膻的贵妇丫鬟,即妙玉平日所厌的“俗人” 没十个也有八个,怎没见妙玉吩咐:小的们,将他们用过的杯子统统扔了出去???独独对乡下来的老婆子白眼视之。

乃至吩咐小幺儿抬水到山门外洗地更是可厌之极,吃脏了杯子便罢了,连地也污秽了你的?一尘不染如妙玉者,可有否想到和刘姥姥呼吸吐纳的均是同一方空气?这空气不断从“污秽”的刘姥姥鼻间呼出,再由高洁的妙玉MM吸进去,妙玉的冰霜节操已然吃了大亏;说得刻薄些,妙玉总不见得是自耕农自种自吃罢?平日所食的果品菜蔬,也不知经了多少泥腿子、臭男人的手,怎不怕肮脏了她的五脏六腑?

说到底无非七个字:重衣冠不重人物,即使清高自许如妙玉亦未能免俗。妙玉枉自多年青灯黄卷,竟连佛主张的大慈悲心及众生平等也忘记了,若读了书仍这般不明道理,纵是汗牛充栋皓首穷经又有何益??也不过两脚书橱一只。

何谓高洁,应是心性品行之高贵纯正,出污泥而不染之无暇,火中青莲历尽劫难仍冰心不改,虽粪土臭秽不能掩其高风,决非一味追求极致的“洁净风雅”之表面文章可比。

妙玉的可悲之处,在于她近于病态的过洁正说明她的内心并未真正的“放下”。佛家思想:无立足处,是方干净,四大皆空,本来空无一物,洁也罢,不洁也罢,太过执著徒然生苦,若只想着“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孜孜以求身外物,以外表的洁净光鲜为楷模,不但昧了真义落了下乘,且矫揉造作近于野狐禅。

且莫说“过洁世同嫌“,若这般明显扭曲的“过洁”只能是矫情和炎凉。倪瓒和米芾虽有洁癖,但对人对己无分贵贱皆是一般,所以为真性情,如妙玉者,不过披着“过洁”的外壳营造自怜的气氛而已。

当然,妙玉在众人进门之前便预测出刘姥姥这泥腿子携带有乙肝非典病毒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另当别论。

妙玉矫情归矫情,但也是可怜的。同是花样年华玉样精神的女儿,却无奈入了空门,父母家人亲情天各一方,别家女儿宫样梳妆巧笑嫣然,怀想陌上风流少年,女儿家的春闺心事、愁怀别绪她未必没有,独她不能,不可,上有九天十地清规戒律,下有自家的高傲爱洁脾气,举世多俗且污轻易难入她眼,

但,妙玉未必如她表面上一般无情无爱,事实上,她比常人更缺少温情的滋润,因此更敏感多思更需要情爱的灌溉,有女怀春情窦初开,可惜并无吉士前来救拔她出生天,她的高傲使她不可能如陈妙常或思凡中年方二八的小尼姑一般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于是乎,好色而慕少艾本是人的天性,她只有以理念强自压抑克制,过犹不及,她为人的乖僻孤独,除天性使然外,长年的压抑也是直接的诱因。高鄂写妙玉坐禅走火入魔,惹了邪祟,可知凡心已动,虽文笔直白之极,粗陋得读了教人脸红,倒是颇有趣味,大体符合妙玉的命运走向,以西方心理分析理论,妙玉的这个春梦大概可以推出一篇妙不可言的**研究报告来,呵呵。

然,妙玉有心于宝玉否?答案应是肯定,这么个孤僻不合时宜的人,宝玉品茶,巴巴的捧出自己用的绿玉斗,宝玉生日记得打发人送生日贺卡,陇翠庵的红梅独宝玉可以折一枝回来…………她进贾府时正是十八岁的妙年,似比宝玉年长,有姐弟恋嫌疑,然而异性中惟独宝玉知情识趣善于帮衬,惯于小意儿殷勤,是真心懂得女儿怜惜女儿,妙玉怎能不生知己之感?

妙玉,是自怜自恋的,更是可哀可悲的,依曹氏判词“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有人认为妙玉最后当是沦落风尘,从事烟花贱业。她一生最爱洁净,到头来,又如何?依旧金玉美质陷于浊泥,不知她在脂粉地狱中辗转挣扎之余,可会偶尔想起昔日陇翠庵品茶之时?悲夫,妙玉!
№0 ☆☆☆清水 2004-03-11 13:33:32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啊~其实批注她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就是这个道理呀。
妙玉本就不是一个了悟之人。
“矫情”中又何尝不透着痛苦,本是豆蔻女儿,却被“佛”字所困,想爱不敢爱。
偶把一句话反过来说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楼主同意吗?
相传曹公残稿中曾有妙玉点悟宝玉一节,两人一段佛缘,由此而来。
当然只是臆测,无可考了。
 
能以怜惜的角度看妙玉,楼主这篇难得了。
№1 ☆☆☆T-T2004-03-11 14:42:5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同意,妙玉的悲剧在于身在佛门却看不破,有矫情处也有可怜处.
^-^
№2 ☆☆☆清水2004-03-11 16:07:1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清水这篇文章是不是另有所指啊?^^
№3 ☆☆☆萱儿2004-03-11 20:25:1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同意清水的说法。
№4 ☆☆☆玉莲2004-11-26 09:08:2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书中最后妙玉被匪人劫去,不知所踪.可怜
№5 ☆☆☆一串泡泡2006-04-16 10:22:3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觉得作者说得很好啊,比较客观,我喜欢黛玉,却不怎么喜欢妙玉,也算是奇哉怪也。
№6 ☆☆☆慕穆2006-05-21 16:02:1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