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就连最后造反都是称自己生病了让李世民去看他?说明他也知道李世民也很宠爱他嘛,不然怎么会觉得自己只要一生病,李世民就会去看他。 就连最后造反都是称自己生病了让李世民去看他?说明他也知道李世民也很宠爱他嘛,不然怎么会觉得自己只要一生病,李世民就会去看他。 |
|
|
№1 ☆☆☆求历史文|fba2e71a♥♥♥于2025-09-04 00:57:29留言☆☆☆ 来自四川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
没错,那么几个有名的没能继位的太子,扶苏和始皇我觉得两边都没啥问题(我知道扶苏不是太子但是差不多),刘据和武帝我觉得错在武帝,李承乾和太宗我觉得错在李承乾,朱标和□□就是纯纯可惜,两边都没错,胤礽和康熙我觉得错在康熙 没错,那么几个有名的没能继位的太子,扶苏和始皇我觉得两边都没啥问题(我知道扶苏不是太子但是差不多),刘据和武帝我觉得错在武帝,李承乾和太宗我觉得错在李承乾,朱标和□□就是纯纯可惜,两边都没错,胤礽和康熙我觉得错在康熙 |
|
|
№2 ☆☆☆小众xp的悲伤|aaddcd03♥♥于2025-09-04 00:58:19留言☆☆☆ 来自湖北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hh我也不可惜他,可能是因为我挺喜欢李治武则天接班的[笑哭]看他改命的书这俩人的事业大概率就要被蝴蝶掉了所以不是很爱看[捂脸笑哭]不过他的荒唐行为大概率是心理疾病造成的吧,可能当一个或许牛逼的皇帝的太子真的是高压职业[捂脸笑哭]hh我也不可惜他,可能是因为我挺喜欢李治武则天接班的  看他改命的书这俩人的事业大概率就要被蝴蝶掉了所以不是很爱看  不过他的荒唐行为大概率是心理疾病造成的吧,可能当一个或许牛逼的皇帝的太子真的是高压职业  |
|
|
№3 ☆☆☆危竹|cddd604e♥♥♥于2025-09-04 00:59:34留言☆☆☆ 来自广东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
|
|
№4 ☆☆☆求历史文|fba2e71a♥♥♥于2025-09-04 01:04:13留言☆☆☆ 来自广东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以前“悲情太子”好像火过一阵,大概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就是说李世民是个好爹但是他作为皇帝不应该对李泰那么好,对李泰好了一会让李承乾有压力二让李泰生野心三让底下大臣想从龙之功[笑哭]一定要说算个诱因吧,但就看李承乾做的那些事,他没当皇帝有什么好可惜的?皇帝又不是当上了就能做好,这几个太子被说可惜实际上真顺利上位了比历史线发展的好的可能性压根不高。以前“悲情太子”好像火过一阵,大概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就是说李世民是个好爹但是他作为皇帝不应该对李泰那么好,对李泰好了一会让李承乾有压力二让李泰生野心三让底下大臣想从龙之功  一定要说算个诱因吧,但就看李承乾做的那些事,他没当皇帝有什么好可惜的?皇帝又不是当上了就能做好,这几个太子被说可惜实际上真顺利上位了比历史线发展的好的可能性压根不高。 |
|
|
№5 ☆☆☆大约五十二年|06167db4♥♥♥♥于2025-09-04 08:42:35留言☆☆☆ 来自江西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
|
|
№7 ☆☆☆实习的金盏花|5939d5e4♥♥于2025-09-04 09:49:25留言☆☆☆ 来自河北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
感觉是不是被爱屋及乌了,都想给龙凤猪搞个好继承人来着 感觉是不是被爱屋及乌了,都想给龙凤猪搞个好继承人来着 |
|
|
№8 ☆☆☆百香果虾仁|be1bcb92♥♥♥于2025-09-04 10:28:03留言☆☆☆ 来自北京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确实是钱权在哪里,爱就在哪里,所以就对比一下李泰和李承乾手里的力量吧。 先对比一下权: 李承乾,太子三师中,李纲(早死了),房玄龄(儿子房遗爱是李泰的人,本人缺席拜师宴,太宗不仅不惩罚,还夸他),李绩(这个还算有实权,可惜不可能为太子所用),太子三少中,李纲曾担任少师、少保,不过死的早,萧瑀担任过少师和少傅,这人是出了名的和太子不对付,太子妃母族站李泰(文学馆和括地志就是苏勖搞的),其他的,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李百药(这几个是太宗专门派来逮着太子骂的,不可能为其所用),侯君集,李安俨(这俩虽然抽象了点,但好歹能用),杜荷是二代,但杜如晦早死了,赵节是驸马都尉,没实权,汉王更抽象了(这几个都是没实权的),对比一下侯君集居然还算好的。至于监国,朝中文武都是听二凤的,跟朱高炽那种实权监国完全是两种概念,根本培养不了自己人。 李泰,手里有二十二州,是雍州牧(京城的长官),左武侯大将军,设文学馆(可以以此为由正大光明收拢朝臣,当年天策上将的操作),手底下有苏勖,萧德言,顾胤,谢偃等(这是真帮他扬名的,不是于志宁那种),二代里有房遗爱(爹没死),柴令武等人,在朝中有韦廷(民部侍郎),杜楚客(工部尚书),刘洎(黄门侍郎,也就是门下省副长官)等人,这些都是能用的,不是像太子那边一样不仅不帮他,还喷他的。 再比一下钱: 褚遂良曾上奏李泰“月禀逾于太子”,还有太宗给的芙蓉园,是最顶级的皇家园林。且“上时有敕赐,官无巨细,皆取于泰府,而东宫无所得。” 意思是太宗皇帝时常有赏赐的命令,朝廷有关部门不论事情大小,所需财物都从魏王府支取,而东宫却一点也得不到。体现了李泰的富可敌国,以及制度上的财政优势,而东宫已经在财政上被边缘化了。因其编纂《括地志》等事,太宗“赐泰物万段”…… 太子这边emmm,连监国有功都没有封赏,实在找不到什么史料证明其在钱上的优势,如果有人帮忙补充就最好了。 …… 虽然两人对比惨烈,但这真就是二凤的锅,二凤不断封赏是在两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又是雍州牧,又是二十二州,又是文学馆的,完全就是在打扮□□,他是玄武门过来的,难道不知道这么干,兄弟俩必须死一个吗,合理怀疑他是拿李承乾当李建成整呢。 李泰已经逾制到这种地步,如果以后不上位,必死无疑,太子不可能容得下他,这时候已经容不得他不争了。 而太子已经被打压成了小丑,手下一个能用的重量级朝臣都没有,非但没有,手底下还都是奉命跟他作对的,想也知道,他哪怕侥幸上位,也根本不可能坐得稳位置,而他造反成功的希望可以说是一毛没有,合理怀疑他单纯就是想恶心一下二凤。 这种钱权人脉特权全都被弟弟碾压的父爱,实在是太如山了,压孙猴子的那种山吧。确实是钱权在哪里,爱就在哪里,所以就对比一下李泰和李承乾手里的力量吧。 先对比一下权: 李承乾,太子三师中,李纲(早死了),房玄龄(儿子房遗爱是李泰的人,本人缺席拜师宴,太宗不仅不惩罚,还夸他),李绩(这个还算有实权,可惜不可能为太子所用),太子三少中,李纲曾担任少师、少保,不过死的早,萧瑀担任过少师和少傅,这人是出了名的和太子不对付,太子妃母族站李泰(文学馆和括地志就是苏勖搞的),其他的,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李百药(这几个是太宗专门派来逮着太子骂的,不可能为其所用),侯君集,李安俨(这俩虽然抽象了点,但好歹能用),杜荷是二代,但杜如晦早死了,赵节是驸马都尉,没实权,汉王更抽象了(这几个都是没实权的),对比一下侯君集居然还算好的。至于监国,朝中文武都是听二凤的,跟朱高炽那种实权监国完全是两种概念,根本培养不了自己人。 李泰,手里有二十二州,是雍州牧(京城的长官),左武侯大将军,设文学馆(可以以此为由正大光明收拢朝臣,当年天策上将的操作),手底下有苏勖,萧德言,顾胤,谢偃等(这是真帮他扬名的,不是于志宁那种),二代里有房遗爱(爹没死),柴令武等人,在朝中有韦廷(民部侍郎),杜楚客(工部尚书),刘洎(黄门侍郎,也就是门下省副长官)等人,这些都是能用的,不是像太子那边一样不仅不帮他,还喷他的。 再比一下钱: 褚遂良曾上奏李泰“月禀逾于太子”,还有太宗给的芙蓉园,是最顶级的皇家园林。且“上时有敕赐,官无巨细,皆取于泰府,而东宫无所得。” 意思是太宗皇帝时常有赏赐的命令,朝廷有关部门不论事情大小,所需财物都从魏王府支取,而东宫却一点也得不到。体现了李泰的富可敌国,以及制度上的财政优势,而东宫已经在财政上被边缘化了。因其编纂《括地志》等事,太宗“赐泰物万段”…… 太子这边emmm,连监国有功都没有封赏,实在找不到什么史料证明其在钱上的优势,如果有人帮忙补充就最好了。 …… 虽然两人对比惨烈,但这真就是二凤的锅,二凤不断封赏是在两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又是雍州牧,又是二十二州,又是文学馆的,完全就是在打扮□□,他是玄武门过来的,难道不知道这么干,兄弟俩必须死一个吗,合理怀疑他是拿李承乾当李建成整呢。 李泰已经逾制到这种地步,如果以后不上位,必死无疑,太子不可能容得下他,这时候已经容不得他不争了。 而太子已经被打压成了小丑,手下一个能用的重量级朝臣都没有,非但没有,手底下还都是奉命跟他作对的,想也知道,他哪怕侥幸上位,也根本不可能坐得稳位置,而他造反成功的希望可以说是一毛没有,合理怀疑他单纯就是想恶心一下二凤。 这种钱权人脉特权全都被弟弟碾压的父爱,实在是太如山了,压孙猴子的那种山吧。 |
|
|
№9 ☆☆☆饭饭四面八方来|d3232f63♥♥♥于2025-09-04 10:41:31留言☆☆☆ 来自黑龙江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明月之星|f4cc8fdb: 李泰待遇从来没有超过李承乾,哪怕加上编书的奖励也不如李承乾摆烂后的待遇。 给李泰文学馆能有括地志,李承乾有这个配置还早好几年,也没见什么成果明月之星|f4cc8fdb: 李泰待遇从来没有超过李承乾,哪怕加上编书的奖励也不如李承乾摆烂后的待遇。 给李泰文学馆能有括地志,李承乾有这个配置还早好几年,也没见什么成果 |
|
|
№10 ☆☆☆藤椒鸡丝|74ec3490♥♥于2025-09-04 10:44:46留言☆☆☆ 来自吉林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贞观十三年,西华观的道士秦英、会圣观的道士韦灵符,以及还俗道士朱灵感等人,试图利用自己所擅长的方术左道,怂恿皇太子李承乾做出大逆不道之事,这一桩案件在各部典籍中均有记载: “太子私幸太常乐童称心,与同卧起。道士秦英、韦灵符挟左道,得幸太子。上闻之,大怒,悉收称心等杀之,连坐死者数人,诮让太子甚至。”(资治通鉴·唐纪十二) “至十三年冬。有黄巾秦世英者。挟方术以邀荣。遂程器于储贰。素嫉释种。阴陈琳论谤讪皇宗。罪当誷上。帝勃然下敕沙汰僧尼。”(续高僧传) “近至贞观十三年。有西京西华观道士秦英。会圣观道士韦灵符还俗道士朱灵感。并薄解章醮敕令事东宫。惑乱东宫。结谋大意为事不果。秦英灵符灵感等。并被诛斩。私宅财物及有妇儿。并配入官。”(法苑珠林) “有道士秦英。扇动宫储。以琳著论讪毁祖祢。文帝大怒。”(大唐内典录) 搞左道这种行为在封建王朝向来是大忌。秦英、韦灵符等人利用这些邪门歪道来教唆李承乾图谋不轨,李二把秦英这些人杀了,还将涉嫌参与左道的称心几个人也一并处死。 换个皇帝在搞左道时候就废太子了,李二杀参与的几个人已经对李承乾很宽容了。贞观十三年,西华观的道士秦英、会圣观的道士韦灵符,以及还俗道士朱灵感等人,试图利用自己所擅长的方术左道,怂恿皇太子李承乾做出大逆不道之事,这一桩案件在各部典籍中均有记载: “太子私幸太常乐童称心,与同卧起。道士秦英、韦灵符挟左道,得幸太子。上闻之,大怒,悉收称心等杀之,连坐死者数人,诮让太子甚至。”(资治通鉴·唐纪十二) “至十三年冬。有黄巾秦世英者。挟方术以邀荣。遂程器于储贰。素嫉释种。阴陈琳论谤讪皇宗。罪当誷上。帝勃然下敕沙汰僧尼。”(续高僧传) “近至贞观十三年。有西京西华观道士秦英。会圣观道士韦灵符还俗道士朱灵感。并薄解章醮敕令事东宫。惑乱东宫。结谋大意为事不果。秦英灵符灵感等。并被诛斩。私宅财物及有妇儿。并配入官。”(法苑珠林) “有道士秦英。扇动宫储。以琳著论讪毁祖祢。文帝大怒。”(大唐内典录) 搞左道这种行为在封建王朝向来是大忌。秦英、韦灵符等人利用这些邪门歪道来教唆李承乾图谋不轨,李二把秦英这些人杀了,还将涉嫌参与左道的称心几个人也一并处死。 换个皇帝在搞左道时候就废太子了,李二杀参与的几个人已经对李承乾很宽容了。 |
|
|
№11 ☆☆☆藤椒鸡丝|74ec3490♥♥于2025-09-04 10:48:03留言☆☆☆ 来自吉林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六·恆山王承乾传》:(李承乾)常命户奴数十百人专习伎乐,学胡人椎髻,翦彩为舞衣,寻橦跳剑,昼夜不绝,鼓角之声,日闻于外。 《新唐书·列传卷五·常山愍王承乾传》:(李承乾)又使户奴数十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彩为舞衣,寻橦跳剑,鼓鞞声通昼夜不绝。造大铜炉、六熟鼎,招亡奴盗取人牛马,亲视烹燅,召所幸厮养共食之。又好突厥言及所服,选貌类胡者,被以羊裘,辫发,五人建一落,张毡舍,造五狼头纛,分戟为阵,系幡旗,设穹庐自居,使诸部敛羊以烹,抽佩刀割肉相啗。承乾身作可汗死。使众号哭剺面,奔马环临之。忽复起曰:"使我有天下,将数万骑到金城,然后解发,委身思摩,当一设,顾不快邪!"左右私相语,以为妖。
李承乾想投奔阿史那思摩,而阿史那思摩宁愿给李二当狗守门。 《新唐书·列传第五》:(李承乾)忽复起曰:“使我有天下,将数万骑到金城,然后解发,委身思摩,当一设,顾不快邪!”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思摩遣使谢曰:“蒙恩立为落长,实望世世为国一犬,守吠天子北门,有如延陀侵逼,愿入保长城。”诏许之。《旧唐书·列传第二十六·恆山王承乾传》:(李承乾)常命户奴数十百人专习伎乐,学胡人椎髻,翦彩为舞衣,寻橦跳剑,昼夜不绝,鼓角之声,日闻于外。 《新唐书·列传卷五·常山愍王承乾传》:(李承乾)又使户奴数十百人习音声,学胡人椎髻,剪彩为舞衣,寻橦跳剑,鼓鞞声通昼夜不绝。造大铜炉、六熟鼎,招亡奴盗取人牛马,亲视烹燅,召所幸厮养共食之。又好突厥言及所服,选貌类胡者,被以羊裘,辫发,五人建一落,张毡舍,造五狼头纛,分戟为阵,系幡旗,设穹庐自居,使诸部敛羊以烹,抽佩刀割肉相啗。承乾身作可汗死。使众号哭剺面,奔马环临之。忽复起曰:"使我有天下,将数万骑到金城,然后解发,委身思摩,当一设,顾不快邪!"左右私相语,以为妖。
李承乾想投奔阿史那思摩,而阿史那思摩宁愿给李二当狗守门。 《新唐书·列传第五》:(李承乾)忽复起曰:“使我有天下,将数万骑到金城,然后解发,委身思摩,当一设,顾不快邪!”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思摩遣使谢曰:“蒙恩立为落长,实望世世为国一犬,守吠天子北门,有如延陀侵逼,愿入保长城。”诏许之。 |
|
|
№12 ☆☆☆藤椒鸡丝|74ec3490♥♥于2025-09-04 10:50:23留言☆☆☆ 来自吉林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李承乾派人刺杀劝谏他的于志宁和张玄素: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八·于志宁传》:承乾尝驱使司驭等,不许分番,又私引突厥达哥支入宫内。志宁上书谏曰:……承乾大怒,阴遣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就杀之。二人潜入其第,见志宁寝处苫庐,竟不忍而止。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五·张玄素传》:承乾既败德日增,玄素又上书谏曰:……书入,承乾不纳,乃遣刺客将加屠害。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二》:贞观十六年……甲辰,诏自今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于是太子发取无度,左庶子张玄素上书,以为:……太子恶其书,令户奴伺玄素早朝,密以大马棰击之,几毙。
《册府元龟》储宫部·褒宠 唐废太子承乾,太宗长子。贞观十六年诏曰:“储贰不会,自古常式。近代以来,多为节限,求之故实,殊非事宜。自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皇太子承乾抗表谢,诏答曰:“汝家之冢嫡,国之储两,故有斯命,以彰有殊。入学齿胄,则君臣之义也,同之府库,实父子一体也。是以君子富而不骄,谦而受益,奢则不孙,以约失之者鲜矣。勉思守道,无烦致谢。”李承乾派人刺杀劝谏他的于志宁和张玄素: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八·于志宁传》:承乾尝驱使司驭等,不许分番,又私引突厥达哥支入宫内。志宁上书谏曰:……承乾大怒,阴遣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就杀之。二人潜入其第,见志宁寝处苫庐,竟不忍而止。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五·张玄素传》:承乾既败德日增,玄素又上书谏曰:……书入,承乾不纳,乃遣刺客将加屠害。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二》:贞观十六年……甲辰,诏自今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于是太子发取无度,左庶子张玄素上书,以为:……太子恶其书,令户奴伺玄素早朝,密以大马棰击之,几毙。
《册府元龟》储宫部·褒宠 唐废太子承乾,太宗长子。贞观十六年诏曰:“储贰不会,自古常式。近代以来,多为节限,求之故实,殊非事宜。自皇太子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皇太子承乾抗表谢,诏答曰:“汝家之冢嫡,国之储两,故有斯命,以彰有殊。入学齿胄,则君臣之义也,同之府库,实父子一体也。是以君子富而不骄,谦而受益,奢则不孙,以约失之者鲜矣。勉思守道,无烦致谢。” |
|
|
№13 ☆☆☆藤椒鸡丝|74ec3490♥♥于2025-09-04 11:02:32留言☆☆☆ 来自吉林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李承乾没当皇帝就宣称自己当了皇帝就放肆自己所欲,有劝谏的人就杀了,杀五百人就没人敢反对了。 《新唐书·列传卷五·常山愍王承乾传》:(李承乾)尝曰:“我作天子, 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李承乾没当皇帝就宣称自己当了皇帝就放肆自己所欲,有劝谏的人就杀了,杀五百人就没人敢反对了。 《新唐书·列传卷五·常山愍王承乾传》:(李承乾)尝曰:“我作天子, 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 |
|
|
№14 ☆☆☆藤椒鸡丝|74ec3490♥♥于2025-09-04 11:12:27留言☆☆☆ 来自吉林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李承乾谋反,竟然是听从杜荷的建议,假称自己有病,李二必定来探望,趁机谋反。 《新唐书·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二十一》:次子荷,性暴诡不循法,尚城阳公主,官至尚乘奉御,封襄阳郡公。承乾谋反,荷曰:“琅邪颜利仁善星数,言天有变,宜建大事,陛下当为太上皇。请称疾,上必临问,可以得志。”及败,坐诛。李承乾谋反,竟然是听从杜荷的建议,假称自己有病,李二必定来探望,趁机谋反。 《新唐书·卷一百十九·列传第二十一》:次子荷,性暴诡不循法,尚城阳公主,官至尚乘奉御,封襄阳郡公。承乾谋反,荷曰:“琅邪颜利仁善星数,言天有变,宜建大事,陛下当为太上皇。请称疾,上必临问,可以得志。”及败,坐诛。 |
|
|
№15 ☆☆☆藤椒鸡丝|74ec3490♥♥于2025-09-04 11:18:12留言☆☆☆ 来自吉林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确实是钱权在哪里,爱就在哪里,所以就对比一下李泰和李承乾手里的力量吧。 先对比一下权: 李承乾,太子三师中,李纲(早死了),房玄龄(儿子房遗爱是李泰的人,本人缺席拜师宴,太宗不仅不惩罚,还夸他),李绩(这个还算有实权,可惜不可能为太子所用),太子三少中,李纲曾担任少师、少保,不过死的早,萧瑀担任过少师和少傅,这人是出了名的和太子不对付,太子妃母族站李泰(文学馆和括地志就是苏勖搞的),其他的,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李百药(这几个是太宗专门派来逮着太子骂的,不可能为其所用),侯君集,李安俨(这俩虽然抽象了点,但好歹能用),杜荷是二代,但杜如晦早死了,赵节是驸马都尉,没实权,汉王更抽象了(这几个都是没实权的),对比一下侯君集居然还算好的。至于监国,朝中文武都是听二凤的,跟朱高炽那种实权监国完全是两种概念,根本培养不了自己人。 李泰,手里有二十二州,是雍州牧(京城的长官),左武侯大将军,设文学馆(可以以此为由正大光明收拢朝臣,当年天策上将的操作),手底下有苏勖,萧德言,顾胤,谢偃等(这是真帮他扬名的,不是于志宁那种),二代里有房遗爱(爹没死),柴令武等人,在朝中有韦廷(民部侍郎),杜楚客(工部尚书),刘洎(黄门侍郎,也就是门下省副长官)等人,这些都是能用的,不是像太子那边一样不仅不帮他,还喷他的。 再比一下钱: 褚遂良曾上奏李泰“月禀逾于太子”,还有太宗给的芙蓉园,是最顶级的皇家园林。且“上时有敕赐,官无巨细,皆取于泰府,而东宫无所得。” 意思是太宗皇帝时常有赏赐的命令,朝廷有关部门不论事情大小,所需财物都从魏王府支取,而东宫却一点也得不到。体现了李泰的富可敌国,以及制度上的财政优势,而东宫已经在财政上被边缘化了。因其编纂《括地志》等事,太宗“赐泰物万段”…… 太子这边emmm,连监国有功都没有封赏,实在找不到什么史料证明其在钱上的优势,如果有人帮忙补充就最好了。 …… 虽然两人对比惨烈,但这真就是二凤的锅,二凤不断封赏是在两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又是雍州牧,又是二十二州,又是文学馆的,完全就是在打扮□□,他是玄武门过来的,难道不知道这么干,兄弟俩必须死一个吗,合理怀疑他是拿李承乾当李建成整呢。 李泰已经逾制到这种地步,如果以后不上位,必死无疑,太子不可能容得下他,这时候已经容不得他不争了。 而太子已经被打压成了小丑,手下一个能用的重量级朝臣都没有,非但没有,手底下还都是奉命跟他作对的,想也知道,他哪怕侥幸上位,也根本不可能坐得稳位置,而他造反成功的希望可以说是一毛没有,合理怀疑他单纯就是想恶心一下二凤。 这种钱权人脉特权全都被弟弟碾压的父爱,实在是太如山了,压孙猴子的那种山吧。 №9 ☆☆☆饭饭四面八方来|d3232f63于2025-09-04 10:41:31留言☆☆☆
李承乾要上朝的吧,他爹李世民多达三十多个谏臣,天天看到了他爹怎么被怼的了吧,怼的也很狠吧,怎么怼他就不行,他身为太子,本来就该严格,他的那些谏臣,不就是让他提前适应吗。而且李世民也没有偏听偏信呀,东宫属 官杜正伦劝谏太子被太子一状告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将杜正伦贬官了。他呢,还说什么我做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他说了也做了,还没当皇帝呢,就刺杀老师,这个时候就该明白他不适合当皇帝,李世民不爱他?那这个时候就该废了他,后面还说要当敌人的将军(这和抗日时期要当鬼子的将军有什么区别),他可是太子,居然做这种事。这都没废他,还不爱他?还有称心那件事,里面可是牵扯到了巫盅之事,在哪个朝代都是大罪,这都把他摘出来了,他还生气,三个月不上朝,这都没废了他,这是不爱他?还恩准他的的一切器用“所司勿为限制”。这是不爱他?李世民办公常常把他带在身边旁听,亲自教导,这不比其它的重要,让他监国好几次,你说都听李世民的,但是在这过程中是太子代行皇帝职权,如果他厉害,所作所为另别人佩服,那些大臣觉得他做事能力强,肯定会偏向他这边的。但是没有,说明他的能力不行,也没什么人格魅力。不然刺杀李泰的时候,也不会被人告密。最后一博的时候,也不会被人告密。他最后一博都是要称自己生病,让李世民去看他,这不就是仗着李世民爱他吗。还有他腿瘸,正常人担心失位,时怀忧惧。不应该努力表现,用高尚的品格和杰出 的作为证明自己“身残志坚”从而赢得大家的信赖,他怎么反其道而行之。胡作非为,一步一步去试探李世民的底线,就算在爱他,也是会失望的嘛。
确实是钱权在哪里,爱就在哪里,所以就对比一下李泰和李承乾手里的力量吧。 先对比一下权: 李承乾,太子三师中,李纲(早死了),房玄龄(儿子房遗爱是李泰的人,本人缺席拜师宴,太宗不仅不惩罚,还夸他),李绩(这个还算有实权,可惜不可能为太子所用),太子三少中,李纲曾担任少师、少保,不过死的早,萧瑀担任过少师和少傅,这人是出了名的和太子不对付,太子妃母族站李泰(文学馆和括地志就是苏勖搞的),其他的,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李百药(这几个是太宗专门派来逮着太子骂的,不可能为其所用),侯君集,李安俨(这俩虽然抽象了点,但好歹能用),杜荷是二代,但杜如晦早死了,赵节是驸马都尉,没实权,汉王更抽象了(这几个都是没实权的),对比一下侯君集居然还算好的。至于监国,朝中文武都是听二凤的,跟朱高炽那种实权监国完全是两种概念,根本培养不了自己人。 李泰,手里有二十二州,是雍州牧(京城的长官),左武侯大将军,设文学馆(可以以此为由正大光明收拢朝臣,当年天策上将的操作),手底下有苏勖,萧德言,顾胤,谢偃等(这是真帮他扬名的,不是于志宁那种),二代里有房遗爱(爹没死),柴令武等人,在朝中有韦廷(民部侍郎),杜楚客(工部尚书),刘洎(黄门侍郎,也就是门下省副长官)等人,这些都是能用的,不是像太子那边一样不仅不帮他,还喷他的。 再比一下钱: 褚遂良曾上奏李泰“月禀逾于太子”,还有太宗给的芙蓉园,是最顶级的皇家园林。且“上时有敕赐,官无巨细,皆取于泰府,而东宫无所得。” 意思是太宗皇帝时常有赏赐的命令,朝廷有关部门不论事情大小,所需财物都从魏王府支取,而东宫却一点也得不到。体现了李泰的富可敌国,以及制度上的财政优势,而东宫已经在财政上被边缘化了。因其编纂《括地志》等事,太宗“赐泰物万段”…… 太子这边emmm,连监国有功都没有封赏,实在找不到什么史料证明其在钱上的优势,如果有人帮忙补充就最好了。 …… 虽然两人对比惨烈,但这真就是二凤的锅,二凤不断封赏是在两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又是雍州牧,又是二十二州,又是文学馆的,完全就是在打扮□□,他是玄武门过来的,难道不知道这么干,兄弟俩必须死一个吗,合理怀疑他是拿李承乾当李建成整呢。 李泰已经逾制到这种地步,如果以后不上位,必死无疑,太子不可能容得下他,这时候已经容不得他不争了。 而太子已经被打压成了小丑,手下一个能用的重量级朝臣都没有,非但没有,手底下还都是奉命跟他作对的,想也知道,他哪怕侥幸上位,也根本不可能坐得稳位置,而他造反成功的希望可以说是一毛没有,合理怀疑他单纯就是想恶心一下二凤。 这种钱权人脉特权全都被弟弟碾压的父爱,实在是太如山了,压孙猴子的那种山吧。 №9 ☆☆☆饭饭四面八方来|d3232f63于2025-09-04 10:41:31留言☆☆☆
李承乾要上朝的吧,他爹李世民多达三十多个谏臣,天天看到了他爹怎么被怼的了吧,怼的也很狠吧,怎么怼他就不行,他身为太子,本来就该严格,他的那些谏臣,不就是让他提前适应吗。而且李世民也没有偏听偏信呀,东宫属 官杜正伦劝谏太子被太子一状告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将杜正伦贬官了。他呢,还说什么我做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他说了也做了,还没当皇帝呢,就刺杀老师,这个时候就该明白他不适合当皇帝,李世民不爱他?那这个时候就该废了他,后面还说要当敌人的将军(这和抗日时期要当鬼子的将军有什么区别),他可是太子,居然做这种事。这都没废他,还不爱他?还有称心那件事,里面可是牵扯到了巫盅之事,在哪个朝代都是大罪,这都把他摘出来了,他还生气,三个月不上朝,这都没废了他,这是不爱他?还恩准他的的一切器用“所司勿为限制”。这是不爱他?李世民办公常常把他带在身边旁听,亲自教导,这不比其它的重要,让他监国好几次,你说都听李世民的,但是在这过程中是太子代行皇帝职权,如果他厉害,所作所为另别人佩服,那些大臣觉得他做事能力强,肯定会偏向他这边的。但是没有,说明他的能力不行,也没什么人格魅力。不然刺杀李泰的时候,也不会被人告密。最后一博的时候,也不会被人告密。他最后一博都是要称自己生病,让李世民去看他,这不就是仗着李世民爱他吗。还有他腿瘸,正常人担心失位,时怀忧惧。不应该努力表现,用高尚的品格和杰出 的作为证明自己“身残志坚”从而赢得大家的信赖,他怎么反其道而行之。胡作非为,一步一步去试探李世民的底线,就算在爱他,也是会失望的嘛。
|
|
|
№16 ☆☆☆求历史文|fba2e71a♥♥♥于2025-09-04 13:40:11留言☆☆☆ 来自四川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明月之星|f4cc8fdb: 李泰待遇从来没有超过李承乾,哪怕加上编书的奖励也不如李承乾摆烂后的待遇。 给李泰文学馆能有括地志,李承乾有这个配置还早好几年,也没见什么成果 №10 ☆☆☆藤椒鸡丝|74ec3490于2025-09-04 10:44:46留言☆☆☆
其它的我到了解,这条能详细说说吗?明月之星|f4cc8fdb: 李泰待遇从来没有超过李承乾,哪怕加上编书的奖励也不如李承乾摆烂后的待遇。 给李泰文学馆能有括地志,李承乾有这个配置还早好几年,也没见什么成果 №10 ☆☆☆藤椒鸡丝|74ec3490于2025-09-04 10:44:46留言☆☆☆
其它的我到了解,这条能详细说说吗? |
|
|
№17 ☆☆☆求历史文|fba2e71a♥♥♥于2025-09-04 14:13:37留言☆☆☆ 来自四川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
仅标题,表现自己独具慧眼罢了,你们都不如我懂xxx,你们全是被历史洗脑了,不像我一眼看破真相。90%是以上这种心态,还有10%是真情实感代入历史人物/该历史人物梦男梦女/另一历史人物黑,为踩他人而夸这个 仅标题,表现自己独具慧眼罢了,你们都不如我懂xxx,你们全是被历史洗脑了,不像我一眼看破真相。90%是以上这种心态,还有10%是真情实感代入历史人物/该历史人物梦男梦女/另一历史人物黑,为踩他人而夸这个 |
|
|
№18 ☆☆☆天才密教教主|96fd6f9d♥♥于2025-09-04 15:01:02留言☆☆☆ 来自湖北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
李承乾和刘据都快能加入新网庙十哲了,一群史盲拼命吹 李承乾和刘据都快能加入新网庙十哲了,一群史盲拼命吹 |
|
|
№19 ☆☆☆维克提姆的维克吐蛙|be0ce1c5♥♥♥于2025-09-04 15:26:17留言☆☆☆ 来自江苏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史书记载李世民一直着力培养李承乾,自贞观四年起李承乾就有处理政务的权力。李承乾有完备的东宫系统,李世民也一直让身边的重臣辅佐李承乾加强太子和朝臣的联系。 《旧唐书·列传·卷二十六·太宗诸子》: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自此太宗每行幸,常令居守监国。 《册府元龟·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太宗贞观四年五月诏:“皇太子承乾,宜令听讼,在兹恤隐。自今以後,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若有固执所见,谓理不尽,然後闻奏。” 九年,太宗在谅谙之中,庶政皆令承乾听断,颇有大体。自此太宗每行幸,常令居守监国。 《旧唐书·列传·卷十二·李纲传》:太子每亲政事,太宗必令纲及左仆射房玄龄、侍中王珪侍座。 房玄龄: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十三年,加太子少师。 杜如晦: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号为称职。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 高士廉:高士廉为尚书右仆射,贞观十五年,驾幸洛阳,庶人承乾监国,士廉摄太子少师。 魏征:及皇太子承乾不修德业,魏王泰宠爱日隆,内外庶僚,并有疑议。太宗闻而恶之,谓侍臣曰:“当今朝臣忠謇,无逾魏徵,我遣傅皇太子,用绝天下之望。”十六年,拜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故。徵自陈有疾,诏答曰:“汉之太子,四皓为助,我之赖公,即其义也。知公疾病,可卧护之。” 王珪:珪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顾待益厚,赐爵永宁县男,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戴胄:三年,进拜民部尚书,兼检校太子左庶子。 萧瑀:先为太子少师,后来为太子少傅。 温彦博:复拜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窦璡:贞观初,授太子詹事。 其他还有于志宁,张玄素,颜师古,令狐德棻等等不一一列举了。史书记载李世民一直着力培养李承乾,自贞观四年起李承乾就有处理政务的权力。李承乾有完备的东宫系统,李世民也一直让身边的重臣辅佐李承乾加强太子和朝臣的联系。 《旧唐书·列传·卷二十六·太宗诸子》:太宗居谅暗,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自此太宗每行幸,常令居守监国。 《册府元龟·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太宗贞观四年五月诏:“皇太子承乾,宜令听讼,在兹恤隐。自今以後,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若有固执所见,谓理不尽,然後闻奏。” 九年,太宗在谅谙之中,庶政皆令承乾听断,颇有大体。自此太宗每行幸,常令居守监国。 《旧唐书·列传·卷十二·李纲传》:太子每亲政事,太宗必令纲及左仆射房玄龄、侍中王珪侍座。 房玄龄: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十三年,加太子少师。 杜如晦:贞观二年,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号为称职。四年,疾笃,令皇太子就第临问。 高士廉:高士廉为尚书右仆射,贞观十五年,驾幸洛阳,庶人承乾监国,士廉摄太子少师。 魏征:及皇太子承乾不修德业,魏王泰宠爱日隆,内外庶僚,并有疑议。太宗闻而恶之,谓侍臣曰:“当今朝臣忠謇,无逾魏徵,我遣傅皇太子,用绝天下之望。”十六年,拜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故。徵自陈有疾,诏答曰:“汉之太子,四皓为助,我之赖公,即其义也。知公疾病,可卧护之。” 王珪:珪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顾待益厚,赐爵永宁县男,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戴胄:三年,进拜民部尚书,兼检校太子左庶子。 萧瑀:先为太子少师,后来为太子少傅。 温彦博:复拜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窦璡:贞观初,授太子詹事。 其他还有于志宁,张玄素,颜师古,令狐德棻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
|
|
№20 ☆☆☆藤椒鸡丝|74ec3490♥♥于2025-09-04 15:33:17留言☆☆☆ 来自吉林
|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