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雨归舟》相关 有求皆苦 作者:ddd 唉,到了这会,我们这些看文的也只能叹气了,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难怪佛说人生皆苦呢。 任听雨是求不得苦。他对寒青一见倾心倒也罢了,三年相处,感情却是放得很深了。人类的感情是很奇怪的,大部分时候,我们不是因为别人对我们好而爱这个人,反而是因为我们对他好而爱他。爱产生爱,付出越多,感情越深。 感情越深,要求也就越高。也许最开始的时候,任听雨只要得到寒青就满意了。但现在,随着他的感情放得愈来愈深,他开始希望有同等的回应,希望他得到的是寒青对等的真心。他也越来越不能忍受那种无法安心的感觉,寒青在他身边,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怀疑,但在寒青的内心深处,永远有宋尘的印记,不管寒青是否自觉,那都是任听雨永远走不进去的地方。 任听雨大约想赌一把,看看在他和宋尘同时在场的情况下,他是否能够真的得到寒青的心。也许对任听雨来说,这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冒险。或者在内心深处,任听雨也明白赌赢这一局的希望,十分渺茫,但是他还是不能不一试。虽然他不是没有其他选择,就把宋尘从寒青的记忆里再一次抹去,但不管是他的骄傲还是他的感情都让他无法做出这种不战而逃的行为。 任听雨现在是在挣扎。 宋尘也是,宋尘的挣扎在于他在感情上无法放下寒青,但是又不能没有顾忌地表达这一点。一则他对任楼主有承诺,二则他也相信只有任楼主才可以给寒青妥贴的照顾,寒青的身体始终是他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让人稍微有点宽慰的是,宋尘挣扎是挣扎,但这一次他不必做出选择了。他在三年前已经做出了最痛苦的选择,现在,他只是在承担那次选择的结果。有时候,选择本身是比结果更痛苦的。 很快这个选择的痛苦就要交给寒青了:(寒青现在的痛苦在于他虽然不完全明白他对宋尘是怎样的感情,但却有自然的全心依恋,宋尘的挣扎无可避免地会伤害到他。但是寒青最痛苦的时候大概还在后面,当形势走到他在宋尘和任听雨间做出选择的时候,他要面对的才是最大的考验。 寒青对宋尘的感情是绝对纯净的,他的挣扎不是因为无法认清自己的真心,而是因为如何对待任楼主,让他左右为难。如果任楼主还是像三年前那样,更多地是攫取强求,对寒青来说大概反而比较容易,但任楼主现在渐渐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任由寒青选择决定的位置,寒青大概就要矛盾痛苦了。任楼主越隐忍,寒青就越不忍心。 对寒青的挣扎,宋尘是只能心疼,没有办法。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就只有任楼主了,他也将获得一次选择的机会。他可以主动放手,把这段关系升华,也可以报以沉默期待,让寒青最终做出痛苦抉择。毕竟,有舍才有得,任楼主应该会想通的:)《细雨归舟》相关 有求皆苦 作者:ddd 唉,到了这会,我们这些看文的也只能叹气了,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难怪佛说人生皆苦呢。 任听雨是求不得苦。他对寒青一见倾心倒也罢了,三年相处,感情却是放得很深了。人类的感情是很奇怪的,大部分时候,我们不是因为别人对我们好而爱这个人,反而是因为我们对他好而爱他。爱产生爱,付出越多,感情越深。 感情越深,要求也就越高。也许最开始的时候,任听雨只要得到寒青就满意了。但现在,随着他的感情放得愈来愈深,他开始希望有同等的回应,希望他得到的是寒青对等的真心。他也越来越不能忍受那种无法安心的感觉,寒青在他身边,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怀疑,但在寒青的内心深处,永远有宋尘的印记,不管寒青是否自觉,那都是任听雨永远走不进去的地方。 任听雨大约想赌一把,看看在他和宋尘同时在场的情况下,他是否能够真的得到寒青的心。也许对任听雨来说,这才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冒险。或者在内心深处,任听雨也明白赌赢这一局的希望,十分渺茫,但是他还是不能不一试。虽然他不是没有其他选择,就把宋尘从寒青的记忆里再一次抹去,但不管是他的骄傲还是他的感情都让他无法做出这种不战而逃的行为。 任听雨现在是在挣扎。 宋尘也是,宋尘的挣扎在于他在感情上无法放下寒青,但是又不能没有顾忌地表达这一点。一则他对任楼主有承诺,二则他也相信只有任楼主才可以给寒青妥贴的照顾,寒青的身体始终是他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让人稍微有点宽慰的是,宋尘挣扎是挣扎,但这一次他不必做出选择了。他在三年前已经做出了最痛苦的选择,现在,他只是在承担那次选择的结果。有时候,选择本身是比结果更痛苦的。 很快这个选择的痛苦就要交给寒青了:(寒青现在的痛苦在于他虽然不完全明白他对宋尘是怎样的感情,但却有自然的全心依恋,宋尘的挣扎无可避免地会伤害到他。但是寒青最痛苦的时候大概还在后面,当形势走到他在宋尘和任听雨间做出选择的时候,他要面对的才是最大的考验。 寒青对宋尘的感情是绝对纯净的,他的挣扎不是因为无法认清自己的真心,而是因为如何对待任楼主,让他左右为难。如果任楼主还是像三年前那样,更多地是攫取强求,对寒青来说大概反而比较容易,但任楼主现在渐渐把自己放在了一个任由寒青选择决定的位置,寒青大概就要矛盾痛苦了。任楼主越隐忍,寒青就越不忍心。 对寒青的挣扎,宋尘是只能心疼,没有办法。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就只有任楼主了,他也将获得一次选择的机会。他可以主动放手,把这段关系升华,也可以报以沉默期待,让寒青最终做出痛苦抉择。毕竟,有舍才有得,任楼主应该会想通的:) |
|
№2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0:49:49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细雨归舟》相关 世间安得两全法 作者:A 我个人是非常非常的喜爱林的这篇《细雨归舟》,她淡淡的向我们诉说着一个爱情故事,从不用华丽的词藻,却总是在不经意间轻易的打动我,吸引我,情绪跟着文中的人物命运跌宕起伏,千转百回,读来令人暗自哀伤不已。 寒青在中原把宋尘掳走,一是因为爱宋尘美貌,二是替长辈出口气,但却万万没想到,自此一掳后,两人的命运就此纠缠在一起,生死不离。 在被迫分离后,小黑在海中的紧追不舍,在我读来,感觉其实就是寒青留在岛中那颗无奈的心,他愿他自己能似小黑般勇敢的一往直前,追寻自己心爱的那个人,时时刻刻的陪在他身边。 当两人在几年后再次重逢,短暂的欢乐过后,寒青却毒发,宋尘眼看着爱人生命垂危,却无力相救,束手无策。幸好得到任听雨的伸手相助,任听雨是那种想要的东西就自己动手去要的人,他付出了三成功力,加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代价是寒青留在他身边。寒青活了下来。记忆被封闭,已不记得宋尘是谁,只知道是一个熟悉的可以信赖的人,宋尘看着寒青暂时无恙,在心痛如割的情绪中离开了寒青,去到西域,那是一个他原本打算与寒青终老的地方。 冥冥中自有安排,寒青在想要追求真相的驱使下,离开了小楼再次寻找宋尘,任听雨在这时,放下一切,安排妥当陪着寒青前往西域,在任听雨心中,是明白的知道这一去,将可能会永远失去寒青,但仍义无反顾前往,其实也是孤注一掷,他太爱寒青了,不能忍受生活在会失去寒青的痛苦中,忍受寒青爱的人其实不是他的真相,在这种心情下,两人见到了宋尘。 风波再起。 寒青留在西域。 任听雨黯然回转,在茫茫黄沙的大漠里孤单行走,来是双去成单,是何等的心痛如绞,他心里更明白,此次失去的不仅仅是寒青的人,在当年舍命相救时,两人的命运其实已经牢牢的拴在一起了,但他太爱寒青了,不想寒青永远受蒙蔽,活在欺骗中,一个人如果不能爱自己爱的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那么拥有再长的生命又有何意义。在他的默许下,萧殊拿到了恢复记忆的方法,寒青记忆恢复,生命却也因此再次受到威胁。 任听雨其实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为了爱,他可以舍得功力,为了爱,他可以放寒青离开去追寻他要的快乐。宋尘和寒青都应该感谢任听雨,其实,救命之恩,如此大德,怎么可以恨。对于宋尘来说,比看着寒青死去要好的多,死了,就永远见不到了,那才是真正的痛彻心扉。当然宋尘也许会有些许恨意,但更应该的是感激任听雨,因为至少他延长了寒青的生命,并且无微不至的照顾了三年,任听雨在这场爱中,付出更多,却依然得不到寒青,他更可怜,任听雨对寒青的爱,并不亚于宋尘。这三年时间里寒青是跟着任听雨过的,宋尘是孤单的,寒青是被蒙蔽的,但起码寒青是活着的。任听雨来晚了,否则寒青未必不爱他,恰当的人还得出现在恰当的时候。相反,我更觉得寒青在这段时间里是相当的痛苦,一边是爱人,一边是恩人,这恩人还不是普通的恩人,他选哪边都是伤害都是痛,所以在毒发时,选择了抹去宋尘的记忆,让两人的爱变成回忆珍藏。惟其有喜乐,才有感觉的永恒;惟其有悲哀,才是存在的真实。 席幕蓉就写过这样的诗: 其实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来没要求过你给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振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么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就只是 回首时 那短短的一瞬
《细雨归舟》相关 世间安得两全法 作者:A 我个人是非常非常的喜爱林的这篇《细雨归舟》,她淡淡的向我们诉说着一个爱情故事,从不用华丽的词藻,却总是在不经意间轻易的打动我,吸引我,情绪跟着文中的人物命运跌宕起伏,千转百回,读来令人暗自哀伤不已。 寒青在中原把宋尘掳走,一是因为爱宋尘美貌,二是替长辈出口气,但却万万没想到,自此一掳后,两人的命运就此纠缠在一起,生死不离。 在被迫分离后,小黑在海中的紧追不舍,在我读来,感觉其实就是寒青留在岛中那颗无奈的心,他愿他自己能似小黑般勇敢的一往直前,追寻自己心爱的那个人,时时刻刻的陪在他身边。 当两人在几年后再次重逢,短暂的欢乐过后,寒青却毒发,宋尘眼看着爱人生命垂危,却无力相救,束手无策。幸好得到任听雨的伸手相助,任听雨是那种想要的东西就自己动手去要的人,他付出了三成功力,加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代价是寒青留在他身边。寒青活了下来。记忆被封闭,已不记得宋尘是谁,只知道是一个熟悉的可以信赖的人,宋尘看着寒青暂时无恙,在心痛如割的情绪中离开了寒青,去到西域,那是一个他原本打算与寒青终老的地方。 冥冥中自有安排,寒青在想要追求真相的驱使下,离开了小楼再次寻找宋尘,任听雨在这时,放下一切,安排妥当陪着寒青前往西域,在任听雨心中,是明白的知道这一去,将可能会永远失去寒青,但仍义无反顾前往,其实也是孤注一掷,他太爱寒青了,不能忍受生活在会失去寒青的痛苦中,忍受寒青爱的人其实不是他的真相,在这种心情下,两人见到了宋尘。 风波再起。 寒青留在西域。 任听雨黯然回转,在茫茫黄沙的大漠里孤单行走,来是双去成单,是何等的心痛如绞,他心里更明白,此次失去的不仅仅是寒青的人,在当年舍命相救时,两人的命运其实已经牢牢的拴在一起了,但他太爱寒青了,不想寒青永远受蒙蔽,活在欺骗中,一个人如果不能爱自己爱的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那么拥有再长的生命又有何意义。在他的默许下,萧殊拿到了恢复记忆的方法,寒青记忆恢复,生命却也因此再次受到威胁。 任听雨其实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为了爱,他可以舍得功力,为了爱,他可以放寒青离开去追寻他要的快乐。宋尘和寒青都应该感谢任听雨,其实,救命之恩,如此大德,怎么可以恨。对于宋尘来说,比看着寒青死去要好的多,死了,就永远见不到了,那才是真正的痛彻心扉。当然宋尘也许会有些许恨意,但更应该的是感激任听雨,因为至少他延长了寒青的生命,并且无微不至的照顾了三年,任听雨在这场爱中,付出更多,却依然得不到寒青,他更可怜,任听雨对寒青的爱,并不亚于宋尘。这三年时间里寒青是跟着任听雨过的,宋尘是孤单的,寒青是被蒙蔽的,但起码寒青是活着的。任听雨来晚了,否则寒青未必不爱他,恰当的人还得出现在恰当的时候。相反,我更觉得寒青在这段时间里是相当的痛苦,一边是爱人,一边是恩人,这恩人还不是普通的恩人,他选哪边都是伤害都是痛,所以在毒发时,选择了抹去宋尘的记忆,让两人的爱变成回忆珍藏。惟其有喜乐,才有感觉的永恒;惟其有悲哀,才是存在的真实。 席幕蓉就写过这样的诗: 其实我盼望的 也不过就只是那一瞬 我从来没要求过你给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开满了振子花的山坡上 与你相遇如果能 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 那么再长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就只是 回首时 那短短的一瞬
|
|
№3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0:50:54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细雨归舟》相关 为寒青说两句 作者:ddd 看到不少尘饭对寒青有点意见,我也想说两句:) 我是铁杆尘饭,最希望的就是小尘可以和寒青重聚,一扫生命中所有的阴霾,迈进真正的晴天。 我绝对相信在没有寒青的日子里,小尘的生命也会有另一份光彩,但是我同样相信失去寒青的宋尘,在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大概会是永恒的雨季。 我想就是这点让尘饭希望寒青在知道真相后可以对任听雨冷面相对,让任楼主痛上加痛吧:) 可是,这对寒青是有点太苛求了。依照他的天性,他现在对任听雨有关怀之情,甚或在知道了真相之后仍然有不忍之情都是很正常的。 寒青的性子从来就是外刚内柔,虽然任性骄纵、豪爽不羁,但心肠却是很软很软的。别人对他好,他是不会忘记,也不能不当回事的。寒奇那样对他,他也仍然念一份养育之情呢。 任听雨对他好,是不能否认的事实(虽然出发点和动机有可商榷处),他有所回馈,是非常自然的行为。虽然他没有也不能爱上任楼主,但是他会很自然地关心任楼主身体好不好,是不是不开心,也会很真诚地希望自己没有让任楼主伤心。 我很理解许多尘饭希望寒青在知道真相后把这份感情一笔勾销,或者至少是和当初的欺骗相抵。在我比较年青的岁月里,我也会这么希望。 但是,现在我知道只有性格真正决绝的人,才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做到如此斩截痛快。因为,很少人能够忽视时间的力量。寒青对任听雨的这份关怀之情不是单纯因为任听雨救了他的命,而更多地是在三年的朝夕相处间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在这感情背后之后有无数的晨昏相处和细碎故事故事,任听雨这三年对他的温柔体贴,万般宠溺,甚至以自身之血为他治病,他都不可能不感念在心。 所以,寒青在自己的心的取向上不会有犹豫,他只爱宋尘,但是他却不能完全无视任楼主的痛苦。他的挣扎,不是因为他对小尘的感情已经因为任楼主的存在而有所改变,只是在于他对任楼主的黯然神伤有所不忍。 而小尘,小尘是不会为此感到委屈的,他爱寒青,是爱他的全部,爱他的飞扬跋扈,更爱他飞扬跋扈下的软心肠。小尘的爱专一,但却并不自私。他不会因为爱寒青,就要求寒青成为他自己一个人的寒青,他爱寒青,就希望寒青只是寒青,可以按照自己的本心对人对事。宋尘做事,从来不负我心,他也不会希望寒青为了自己而有违本心。我想,当寒青因为任听雨而挣扎的时候,宋尘一定会静静地站在不远处,用最温暖的注视默默等待。 其实,任楼主输得真是不冤。且不要说感情的事本就不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即使我们比的是付出,任楼主也要输小尘这一阵呢。我知道有很多任饭要提三成功力和血,但是我想即使是任饭也不能否认,如果能够,小尘绝对会为寒青放弃全部的功力,流尽所有的鲜血。他不是不愿,只是不能。在感情的世界里,我想我们更看重的还应该是心吧。小尘对寒青的付出是不以回报为目的的,他要的,只是寒青好。比较起来,任楼主的爱里,自我的成份实在太多了。他输给宋尘,实在应该无话可说。《细雨归舟》相关 为寒青说两句 作者:ddd 看到不少尘饭对寒青有点意见,我也想说两句:) 我是铁杆尘饭,最希望的就是小尘可以和寒青重聚,一扫生命中所有的阴霾,迈进真正的晴天。 我绝对相信在没有寒青的日子里,小尘的生命也会有另一份光彩,但是我同样相信失去寒青的宋尘,在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大概会是永恒的雨季。 我想就是这点让尘饭希望寒青在知道真相后可以对任听雨冷面相对,让任楼主痛上加痛吧:) 可是,这对寒青是有点太苛求了。依照他的天性,他现在对任听雨有关怀之情,甚或在知道了真相之后仍然有不忍之情都是很正常的。 寒青的性子从来就是外刚内柔,虽然任性骄纵、豪爽不羁,但心肠却是很软很软的。别人对他好,他是不会忘记,也不能不当回事的。寒奇那样对他,他也仍然念一份养育之情呢。 任听雨对他好,是不能否认的事实(虽然出发点和动机有可商榷处),他有所回馈,是非常自然的行为。虽然他没有也不能爱上任楼主,但是他会很自然地关心任楼主身体好不好,是不是不开心,也会很真诚地希望自己没有让任楼主伤心。 我很理解许多尘饭希望寒青在知道真相后把这份感情一笔勾销,或者至少是和当初的欺骗相抵。在我比较年青的岁月里,我也会这么希望。 但是,现在我知道只有性格真正决绝的人,才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做到如此斩截痛快。因为,很少人能够忽视时间的力量。寒青对任听雨的这份关怀之情不是单纯因为任听雨救了他的命,而更多地是在三年的朝夕相处间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在这感情背后之后有无数的晨昏相处和细碎故事故事,任听雨这三年对他的温柔体贴,万般宠溺,甚至以自身之血为他治病,他都不可能不感念在心。 所以,寒青在自己的心的取向上不会有犹豫,他只爱宋尘,但是他却不能完全无视任楼主的痛苦。他的挣扎,不是因为他对小尘的感情已经因为任楼主的存在而有所改变,只是在于他对任楼主的黯然神伤有所不忍。 而小尘,小尘是不会为此感到委屈的,他爱寒青,是爱他的全部,爱他的飞扬跋扈,更爱他飞扬跋扈下的软心肠。小尘的爱专一,但却并不自私。他不会因为爱寒青,就要求寒青成为他自己一个人的寒青,他爱寒青,就希望寒青只是寒青,可以按照自己的本心对人对事。宋尘做事,从来不负我心,他也不会希望寒青为了自己而有违本心。我想,当寒青因为任听雨而挣扎的时候,宋尘一定会静静地站在不远处,用最温暖的注视默默等待。 其实,任楼主输得真是不冤。且不要说感情的事本就不是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即使我们比的是付出,任楼主也要输小尘这一阵呢。我知道有很多任饭要提三成功力和血,但是我想即使是任饭也不能否认,如果能够,小尘绝对会为寒青放弃全部的功力,流尽所有的鲜血。他不是不愿,只是不能。在感情的世界里,我想我们更看重的还应该是心吧。小尘对寒青的付出是不以回报为目的的,他要的,只是寒青好。比较起来,任楼主的爱里,自我的成份实在太多了。他输给宋尘,实在应该无话可说。 |
|
№4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0:53:19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细雨归舟》相关 再为寒青说两句 作者:ddd 看到还是有很多尘饭希望寒青在知道真相后应该对任楼主有更主动的惩罚行动,否则就是对不起宋尘这几年遭受的痛苦,是要被鄙视的。忍不住想再为寒青说两句:)(下述文字的相关背景在红晋江上,就不copy过来啦) 一码归一码啊,寒青绝不会认为宋尘当年的选择和后来的思念是宋尘为他不能爱任听雨所付的代价,他会很心痛宋尘的这段岁月。但同样地,他还是会对任楼主有不忍心。我并不认为寒青对任楼主的作为没有任何想法,但人的感情可以是很复杂的,可以包容很多对立甚或冲突的因素。寒青对任楼主行为的不认同和他对任楼主目前状况的不忍心,完全可以并存。 宋尘对任楼主的感觉同样是复杂的,他不是神,不可能完全不怨,但他也同样感激任楼主救了寒青并且对寒青好。如果最后任楼主黯然离去,宋尘也同样会有一份同情和不忍。我最爱宋尘的,正是他温暖宽大的心。 宋尘最大的愿望,只是和寒青重新在一起。如果这个心愿能够达成,他对任楼主的那丝怨意恐怕也会转成感激。宋尘恐怕根本就没有想法要让任楼主受到进一步惩罚,更遑论用这个去为难寒青了。 人心是世界上最窄,也最宽的东西。仇恨的力量虽然在很多时候显得更强大,但爱和宽恕才是更宏大更持久的东西。我小的时候很偏激,总觉得即使时光流逝,受到的伤害也是永难磨灭和忘记的。但渐渐长大后,我却发现虽然我还记得当初的事,记得当初受伤的感觉,但是怨恨却的确会随着时间消散,反而是那些温暖的东西一直留了下来。 曾经和很好的朋友闹翻,很尖刻地伤害,长期冷战,当时觉得永远不可能回到从前,觉得这些事永难抹去,永远都会是芥蒂。但后来的结果是,我们一笑泯恩仇,还是好朋友,没有人忘记发生过的事,也从不刻意回避,但是因为双方都肯拿出诚意,这些只是极淡的印记,温暖的感受还在。 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就像一场交谊舞,只有尽力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才有可能带出对方的最佳表现,成就一场精彩的舞蹈。 我一直觉得,小尘在这点上做得极好。当初寒青虏了他,最后却演变成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这固然最主要是因为他们天定的缘分,但宋尘的善良和天真也起到了正面导向作用。他带出了寒青天性中纯良的一面,舞出了精彩的舞步。在和任听雨的关系中也是一样,任楼主和宋尘之间始终维持在礼数之类的关系,跟宋尘的克制、有理、体贴别人不能说没有关系。 这样的小尘,怎么可能在跟寒青渡尽劫波,相逢一笑后,反而不能对任楼主持更宽容、更悲悯的态度呢。 当然,每个人的观念不同,想法不同,不能强求。但是我实在不觉得寒青对任楼主有不忍之情是一件应该被鄙视的事情,就像我不认为当初宋尘的选择是应该被指责的一样。如果文中的人物可以用更超脱的气度,更宽广的胸怀,把一个注定有人要伤心的局面处理得更好,或者看文的人也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心胸放得更开阔一些吧:)
《细雨归舟》相关 再为寒青说两句 作者:ddd 看到还是有很多尘饭希望寒青在知道真相后应该对任楼主有更主动的惩罚行动,否则就是对不起宋尘这几年遭受的痛苦,是要被鄙视的。忍不住想再为寒青说两句:)(下述文字的相关背景在红晋江上,就不copy过来啦) 一码归一码啊,寒青绝不会认为宋尘当年的选择和后来的思念是宋尘为他不能爱任听雨所付的代价,他会很心痛宋尘的这段岁月。但同样地,他还是会对任楼主有不忍心。我并不认为寒青对任楼主的作为没有任何想法,但人的感情可以是很复杂的,可以包容很多对立甚或冲突的因素。寒青对任楼主行为的不认同和他对任楼主目前状况的不忍心,完全可以并存。 宋尘对任楼主的感觉同样是复杂的,他不是神,不可能完全不怨,但他也同样感激任楼主救了寒青并且对寒青好。如果最后任楼主黯然离去,宋尘也同样会有一份同情和不忍。我最爱宋尘的,正是他温暖宽大的心。 宋尘最大的愿望,只是和寒青重新在一起。如果这个心愿能够达成,他对任楼主的那丝怨意恐怕也会转成感激。宋尘恐怕根本就没有想法要让任楼主受到进一步惩罚,更遑论用这个去为难寒青了。 人心是世界上最窄,也最宽的东西。仇恨的力量虽然在很多时候显得更强大,但爱和宽恕才是更宏大更持久的东西。我小的时候很偏激,总觉得即使时光流逝,受到的伤害也是永难磨灭和忘记的。但渐渐长大后,我却发现虽然我还记得当初的事,记得当初受伤的感觉,但是怨恨却的确会随着时间消散,反而是那些温暖的东西一直留了下来。 曾经和很好的朋友闹翻,很尖刻地伤害,长期冷战,当时觉得永远不可能回到从前,觉得这些事永难抹去,永远都会是芥蒂。但后来的结果是,我们一笑泯恩仇,还是好朋友,没有人忘记发生过的事,也从不刻意回避,但是因为双方都肯拿出诚意,这些只是极淡的印记,温暖的感受还在。 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就像一场交谊舞,只有尽力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才有可能带出对方的最佳表现,成就一场精彩的舞蹈。 我一直觉得,小尘在这点上做得极好。当初寒青虏了他,最后却演变成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这固然最主要是因为他们天定的缘分,但宋尘的善良和天真也起到了正面导向作用。他带出了寒青天性中纯良的一面,舞出了精彩的舞步。在和任听雨的关系中也是一样,任楼主和宋尘之间始终维持在礼数之类的关系,跟宋尘的克制、有理、体贴别人不能说没有关系。 这样的小尘,怎么可能在跟寒青渡尽劫波,相逢一笑后,反而不能对任楼主持更宽容、更悲悯的态度呢。 当然,每个人的观念不同,想法不同,不能强求。但是我实在不觉得寒青对任楼主有不忍之情是一件应该被鄙视的事情,就像我不认为当初宋尘的选择是应该被指责的一样。如果文中的人物可以用更超脱的气度,更宽广的胸怀,把一个注定有人要伤心的局面处理得更好,或者看文的人也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心胸放得更开阔一些吧:)
|
|
№5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0:54:57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肯信来年别有春》相关 作者:冰一般的足 看《肯信来年别有春》的时候,只是在享受李昊远的享受、以及安风的被宠溺。这种征服型的、抗拒征服却不得不屈从型的攻受关系,很久以前,就以为新鲜感不再。从席绢的《抢来的新娘》《罂粟的情人》开始着迷,因为那是“不可能”的爱情,却在故事中自生自发,在作者的妙笔下于枯冷中折射出温暖、强烈的生机。我不知道那个时候究竟是在享受作者的笔,还是在享受这种不应存在的顽强的温暖。失去新鲜感,是因为在人生中尝历很多屈从、隐忍的苦味,厌了,只想看两情相悦、相互对等的“文明”关系,不去想人类“文明”本就建筑在等级与弱肉强食之上,懒得去想。 而《肯信来年别有春》,依然有着让人享受的笔,从安风的一句“厚薄不关我事,深浅只问君恩”,咀嚼出很多人性隐忍的美味儿,而且一切收束在不尽的隽淡中。因此常常在人物哭泣或苦笑时,忍不住发出非常享受的笑声,简直忍俊不禁(好吧我承认我就是恶趣味- -)。自小养尊处优的安风,在李昊远面前压抑本心,可是却一直有无数的小刺,刺得李昊远发怒。尤其他小试手腕藉太子脱困时,对李昊远的幡然轻蔑,实在有着冰雪般的自如性格。而安风羽翼被缚、委靡困顿时,李昊远对他sm同时的宠溺也让人颇觉惊心,好象确实是只有这样的情境下才能这样宠溺这位冰雪凛冽的人吧,一定要把他逼到这么无助、这么无路的境地吗。 写李昊远的性格比较让我喷的就是那点真实感的风趣。“可你那功夫恼人的很,还不如直接出家算了”,对安风说着这么扯的征服者谈,我叹。伊随云说起安风在教中旧事,李昊远接了句“嗯,的确像他做的蠢事”,当时也把我逗笑了,奈何奈何,就李昊远这个傻瓜来说,既然已经走到这里为什么还对自己对安风那么没有琢磨、会任他散功离开承恩山庄,谁不是傻瓜呢。 伊随云“伏在那笺纸上,做了一件自他认识安风就想做的事,他哭了”。结尾时交代的随云特别沁人。他喜欢安风,他一直没有得到安风的爱,还不止如此,从这句话可以想见伊随云是初认识安风时就爱得覆水难收了,而那个时候已经知道有很多很多东西会隔在他们之间,他一生都称呼安风是“小师父”。所以认识安风时就在爱的欢喜中强横地感受着同等质量的悲恸了,眼泪忍到安风死后,才慢慢流下来。
《肯信来年别有春》相关 作者:冰一般的足 看《肯信来年别有春》的时候,只是在享受李昊远的享受、以及安风的被宠溺。这种征服型的、抗拒征服却不得不屈从型的攻受关系,很久以前,就以为新鲜感不再。从席绢的《抢来的新娘》《罂粟的情人》开始着迷,因为那是“不可能”的爱情,却在故事中自生自发,在作者的妙笔下于枯冷中折射出温暖、强烈的生机。我不知道那个时候究竟是在享受作者的笔,还是在享受这种不应存在的顽强的温暖。失去新鲜感,是因为在人生中尝历很多屈从、隐忍的苦味,厌了,只想看两情相悦、相互对等的“文明”关系,不去想人类“文明”本就建筑在等级与弱肉强食之上,懒得去想。 而《肯信来年别有春》,依然有着让人享受的笔,从安风的一句“厚薄不关我事,深浅只问君恩”,咀嚼出很多人性隐忍的美味儿,而且一切收束在不尽的隽淡中。因此常常在人物哭泣或苦笑时,忍不住发出非常享受的笑声,简直忍俊不禁(好吧我承认我就是恶趣味- -)。自小养尊处优的安风,在李昊远面前压抑本心,可是却一直有无数的小刺,刺得李昊远发怒。尤其他小试手腕藉太子脱困时,对李昊远的幡然轻蔑,实在有着冰雪般的自如性格。而安风羽翼被缚、委靡困顿时,李昊远对他sm同时的宠溺也让人颇觉惊心,好象确实是只有这样的情境下才能这样宠溺这位冰雪凛冽的人吧,一定要把他逼到这么无助、这么无路的境地吗。 写李昊远的性格比较让我喷的就是那点真实感的风趣。“可你那功夫恼人的很,还不如直接出家算了”,对安风说着这么扯的征服者谈,我叹。伊随云说起安风在教中旧事,李昊远接了句“嗯,的确像他做的蠢事”,当时也把我逗笑了,奈何奈何,就李昊远这个傻瓜来说,既然已经走到这里为什么还对自己对安风那么没有琢磨、会任他散功离开承恩山庄,谁不是傻瓜呢。 伊随云“伏在那笺纸上,做了一件自他认识安风就想做的事,他哭了”。结尾时交代的随云特别沁人。他喜欢安风,他一直没有得到安风的爱,还不止如此,从这句话可以想见伊随云是初认识安风时就爱得覆水难收了,而那个时候已经知道有很多很多东西会隔在他们之间,他一生都称呼安风是“小师父”。所以认识安风时就在爱的欢喜中强横地感受着同等质量的悲恸了,眼泪忍到安风死后,才慢慢流下来。
|
|
№7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1:03:48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小阎王与判官》相关 作者:suyimase 最近在追林寒烟卿的《小阎王与判官》,文笔简洁优美,笔触温柔细腻,可爱的小阎王、纯真的小阎王、纯粹的小阎王,让人不禁想将这朵纯洁之花狠狠的染指,而这个任务确实有人执行了,那就是、当然是----我们另一男主角:酷酷的、帅帅的、前世为天上星宿、后因犯错被贬为凡人,今世为情所害杖责而死,最后留在地府为官,开始了跟小阎王的宿世因缘的判官大人--楚江白 是也! 呵呵,图里面的紫发小孩,很有小阎王的感觉(是的,小阎王还会吮手指,你问他有多大?14、15吧,由于生长环境的缘故,他心性还很小孩子的),所以作为配图了^_^,至于黄发小孩--我想楚江白对小阎王温柔的时候也会是这样的表情吧,虽然经常冷冰冰的=_=|||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年下、清纯受+冷酷?攻”的BL小说(楚判官应该比小阎王整整大了5年吧)
《小阎王与判官》相关 作者:suyimase 最近在追林寒烟卿的《小阎王与判官》,文笔简洁优美,笔触温柔细腻,可爱的小阎王、纯真的小阎王、纯粹的小阎王,让人不禁想将这朵纯洁之花狠狠的染指,而这个任务确实有人执行了,那就是、当然是----我们另一男主角:酷酷的、帅帅的、前世为天上星宿、后因犯错被贬为凡人,今世为情所害杖责而死,最后留在地府为官,开始了跟小阎王的宿世因缘的判官大人--楚江白 是也! 呵呵,图里面的紫发小孩,很有小阎王的感觉(是的,小阎王还会吮手指,你问他有多大?14、15吧,由于生长环境的缘故,他心性还很小孩子的),所以作为配图了^_^,至于黄发小孩--我想楚江白对小阎王温柔的时候也会是这样的表情吧,虽然经常冷冰冰的=_=|||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年下、清纯受+冷酷?攻”的BL小说(楚判官应该比小阎王整整大了5年吧)
|
|
№8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1:07:12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小阎王与判官》相关 作者:竹子摇摇 推荐 《小阎王与判官》 by 林寒烟卿 哎,写推荐真让人吐血…… 很有趣的文,烟卿的写文笔法也很好看,嗯,很多好文已经证实这点了…… 判官是仙界星君,一个在情劫里过的不太如意的星君,也就是说曾经在凡间给人骗了……很郁闷的来冥界任职。碰到一个极副同情心的小阎王,每个人物都很可爱(目前出场的都很可爱),牛头马面是小阎王的……“保姆”……有点像,比较有趣的文,就是速度好慢啊 …… http://ww2.myfreshnet.com/BIG5/literature/li_homo/100068169/index.asp 烟卿的家 晋江那个我已经不指望可以打开了……
《小阎王与判官》相关 作者:竹子摇摇 推荐 《小阎王与判官》 by 林寒烟卿 哎,写推荐真让人吐血…… 很有趣的文,烟卿的写文笔法也很好看,嗯,很多好文已经证实这点了…… 判官是仙界星君,一个在情劫里过的不太如意的星君,也就是说曾经在凡间给人骗了……很郁闷的来冥界任职。碰到一个极副同情心的小阎王,每个人物都很可爱(目前出场的都很可爱),牛头马面是小阎王的……“保姆”……有点像,比较有趣的文,就是速度好慢啊 …… http://ww2.myfreshnet.com/BIG5/literature/li_homo/100068169/index.asp 烟卿的家 晋江那个我已经不指望可以打开了……
|
|
№9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1:08:09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当时明月在》相关 明月彩云,如诗似画—评《当时明月在》 作者:糖糖 初见本书题目时,便有种不可言说的好感,加上又是看作者上篇大作《肯信来年别有春》看得意犹未尽,于是便成为此书追随者。 据知本书题目原是出自一首宋词: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我招认,我不会古诗。。网上查的!)此词可谓意境幽远,情意绵长。 有句话说人如其名,想必书亦不例外。看过数章之后,不得不承认,本书确实是一篇佳作。作者笔下,如诗如画的唯美意境,出尘飘逸的主人公,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都是此书成功之处。 首先,我要送上呵呵~第一捧鲜花。 我很佩服作者对人物的塑造,拿捏把握,皆是恰到好处。可以说,作者其实事在用文字作画,勾勒出一幅幅独特的人物图。本书主人公性格鲜明,各有所长,林烟温柔痴情,沈梦秋执著霸气,江清扬。。。(= = 我想不出好的形容词,对于江xx)作者笔下的人物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有着自己的舞台,演出着一幕幕动人的故事。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可以如此成功的牵动人心。一本书若称之为成功,便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化作书中主角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每一点一滴心情,无论是欣喜若狂,亦或茫然若失。将书中笔下之人写活,便是成功。不幸的是= = ,本书作者做到了。(呃,至于为什么是不幸,= _ = 为了你的文章,某人每天心里七上八下,就怕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下一章,每天坐在电脑前刷新时都提心吊胆,你们说是不是不幸!!) 我想作为一个并不喜欢古代小说的读者,本书吸引我之处便是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文笔,以及紧凑密集的情节安排。文章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着其存在的意义,简洁明快的语言,也避免了通篇废话,字数不够拿来凑的情况。 虽然作者选择了虐恋情深这个系列,但是本文并未如其他文章一样有着太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暴戾情节,相反,此文字里行间却一直萦绕着一种淡淡的温柔。(千万千万表误会,我不是说作者文不符题= = |||) 有的时候,感人的文章并不一定有着大起大落的场面,也不一定要故意制造激烈矛盾的冲突去凸现爱情,例如舍身救爱人,某某人爱到要死要活,三角纠纷从头冲突到尾这类情节都很老套,平平淡淡才是真。看到沈梦秋与林烟在相思岛上那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让我有一种很温馨的感觉,隐隐觉得感动。作者笔下的爱情不是天雷勾地火般的激烈,一触即发,而是慢慢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可以说,用情天宝鉴换林烟,不能说明沈梦秋的爱,但是在相思岛上沈梦秋对林烟的种种关怀,却是最明确的昭示爱情。往往从微小细节着手的描写,比波澜壮阔的激烈场景更加深入人心,扣人心弦。作者笔下,勾勒出了一种一直为我所向往的爱情,那种如诗如画,如在梦中般的爱情,或许不够惊心动魄,却徘徊心底,值得回味。也许因为这样,我会爱上作者的文字,与其笔下的人物。(献花again ) 本文中h场面并不多,却也不少。虽然我对H情节无太大反感,却也不喜欢通篇是激烈运动镜头的文章。我想《当时明月在》的另一个成功之处,便是h不是其卖点,却是其亮点。作者将H 写得很唯美,很温馨,将其摆放在适当的场景,情节之下,去衬托发展主角之间的爱情,而不是将它作为一种吸引读者目光的工具。(个人建议,不会写h还在强写的应该去拜我们这位作者大人为师 ^-^)。我对作者大人的敬佩又上一层楼。唔。。 其实千言万语,对于此书只有一字评语:美。无论是人物,情节,文笔,都当得一赞。至于问我这书有什么不足,呵呵,不好意思,目前为止,偶没看到。毕竟这明月彩云,想必是能遮住小小黯淡之处吧。。(其实我没看到什么不足,但是人人都说nothing is perfect ,可能以后有人会来拍砖吧,反正不是我= =) 感谢作者姐姐为我们所绘的这幅唯美画卷。。。(笑~~)
《当时明月在》相关 明月彩云,如诗似画—评《当时明月在》 作者:糖糖 初见本书题目时,便有种不可言说的好感,加上又是看作者上篇大作《肯信来年别有春》看得意犹未尽,于是便成为此书追随者。 据知本书题目原是出自一首宋词: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我招认,我不会古诗。。网上查的!)此词可谓意境幽远,情意绵长。 有句话说人如其名,想必书亦不例外。看过数章之后,不得不承认,本书确实是一篇佳作。作者笔下,如诗如画的唯美意境,出尘飘逸的主人公,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都是此书成功之处。 首先,我要送上呵呵~第一捧鲜花。 我很佩服作者对人物的塑造,拿捏把握,皆是恰到好处。可以说,作者其实事在用文字作画,勾勒出一幅幅独特的人物图。本书主人公性格鲜明,各有所长,林烟温柔痴情,沈梦秋执著霸气,江清扬。。。(= = 我想不出好的形容词,对于江xx)作者笔下的人物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有着自己的舞台,演出着一幕幕动人的故事。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可以如此成功的牵动人心。一本书若称之为成功,便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化作书中主角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每一点一滴心情,无论是欣喜若狂,亦或茫然若失。将书中笔下之人写活,便是成功。不幸的是= = ,本书作者做到了。(呃,至于为什么是不幸,= _ = 为了你的文章,某人每天心里七上八下,就怕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下一章,每天坐在电脑前刷新时都提心吊胆,你们说是不是不幸!!) 我想作为一个并不喜欢古代小说的读者,本书吸引我之处便是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文笔,以及紧凑密集的情节安排。文章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着其存在的意义,简洁明快的语言,也避免了通篇废话,字数不够拿来凑的情况。 虽然作者选择了虐恋情深这个系列,但是本文并未如其他文章一样有着太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暴戾情节,相反,此文字里行间却一直萦绕着一种淡淡的温柔。(千万千万表误会,我不是说作者文不符题= = |||) 有的时候,感人的文章并不一定有着大起大落的场面,也不一定要故意制造激烈矛盾的冲突去凸现爱情,例如舍身救爱人,某某人爱到要死要活,三角纠纷从头冲突到尾这类情节都很老套,平平淡淡才是真。看到沈梦秋与林烟在相思岛上那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让我有一种很温馨的感觉,隐隐觉得感动。作者笔下的爱情不是天雷勾地火般的激烈,一触即发,而是慢慢渗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可以说,用情天宝鉴换林烟,不能说明沈梦秋的爱,但是在相思岛上沈梦秋对林烟的种种关怀,却是最明确的昭示爱情。往往从微小细节着手的描写,比波澜壮阔的激烈场景更加深入人心,扣人心弦。作者笔下,勾勒出了一种一直为我所向往的爱情,那种如诗如画,如在梦中般的爱情,或许不够惊心动魄,却徘徊心底,值得回味。也许因为这样,我会爱上作者的文字,与其笔下的人物。(献花again ) 本文中h场面并不多,却也不少。虽然我对H情节无太大反感,却也不喜欢通篇是激烈运动镜头的文章。我想《当时明月在》的另一个成功之处,便是h不是其卖点,却是其亮点。作者将H 写得很唯美,很温馨,将其摆放在适当的场景,情节之下,去衬托发展主角之间的爱情,而不是将它作为一种吸引读者目光的工具。(个人建议,不会写h还在强写的应该去拜我们这位作者大人为师 ^-^)。我对作者大人的敬佩又上一层楼。唔。。 其实千言万语,对于此书只有一字评语:美。无论是人物,情节,文笔,都当得一赞。至于问我这书有什么不足,呵呵,不好意思,目前为止,偶没看到。毕竟这明月彩云,想必是能遮住小小黯淡之处吧。。(其实我没看到什么不足,但是人人都说nothing is perfect ,可能以后有人会来拍砖吧,反正不是我= =) 感谢作者姐姐为我们所绘的这幅唯美画卷。。。(笑~~)
|
|
№10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1:14:21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当时明月在》相关 平实如何展现华丽 作者:六朝 记得看欧洲文学介绍时,对一句话极为认同。“十九世纪前,一切小说的内容就都已被写过了。”但这绝不代表小说再无可写。事实上也是这个世界新的故事始终出之不绝,读者不断,凭借的就是作者对世界永远不同的感悟和个人的文字魅力。 比如这篇《当时明月在》,三位主人公,小受林烟爱着把他养大的庄主江清扬。江清扬的对手小攻沈梦秋见识了林烟的痴情,爱上了林烟。谈不上如何新颖。可章章看来,都是华丽温柔,缠绵悱恻的印象。 然而细究文中遣词用句,却又几乎找不到任何华丽的字句。好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于自然处见真功夫。作者擅于创造情境,使人如身在其中。归结来去,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出众。 一,博览群书的深厚积累。 回贴中有许多向作者的提问,分别有问作者是不是金庸迷,红楼迷,温瑞安迷的。几乎每看一个发文,我都也跟着认同。却又如寻不到哪里华丽一般,也寻不到具体哪里像。个人认为, 阅读范围的广泛必然是作者写文的一大优势。使这个于想象中展开的江湖如此逼真。 二,古典情趣。 作者于细节中穿插了许多典故与极具古典魅力的文人雅趣。比如书房制笺,今天还有几个人知道。只怕许多人连听都未听说过。天正夏日,我依法去做。倒真有几张不错的成品。字里行间也可看得出作者于诗词之道的修养。运用引用的许多诗句,恰倒好处,烘托情境。章节题目多选于诗经,乐府。对结缡等现代已不用的词汇都了解颇深,有时轻轻一点,就令读者为古文的美丽倾心。算是借了古典文化的光辉,作者读者都得力。 三,娴熟的个性文字运用 文章比较忌讳的一点,就是说起话来“千人一面”无论什么身份的人,说话都是一个味道,好象长着一个大脑。 《当》文中的人物,哪句话会是哪个人说的,真是一句也错乱不得。俗话说,好文章就是一个字也不能改。对于网络原创作者这样要求有些太高了。这种边角时间不计报酬的写作,能作到一句话也不能改,已经很了不起。 四,顺理成章 林烟对养育自己长大的江清扬深深迷恋,其中夹杂着他自己也分辨不清的崇拜和对父兄的爱。天地间还能有什么比这样的爱更浓烈。他用尽一切力气去争取,个中过程令人为之伤心。 沈梦秋恰是被林烟这种深爱所打动,爱上了这个美丽倔强的少年,要赢得一颗以给了其他人的心,困难可想而知。 作者一路写来,没有一段是写来凑数,不虚假,不变态,不煽情。将这样的一条路写的真实可感。 ----------------------------------- 不过作者实在也是个可恨的人,这样一篇文为什么要选虐恋情深做题材。吓的看过这位大人上一篇文《肯信来年别有春》的读者们联名逼她写一篇保证书,保证攻受不死不残不分开,否则一路被吓掉魂,始终都提心吊胆。也算是一大趣事。 最后再谈谈这篇文。 三位主人公各具魅力,全无一般耽美文中必配备一个恶毒嫉妒男,或懦弱爱慕者的俗滥套路。 主角之一江清扬少年就已成为庄主,作为一个公平的领导人。他宠爱林烟,但不偏向。在林烟触犯庄规时一样会加以处罚。 林烟仰慕他如神,却因为不可抗力,被山庄的对手相思阁的阁主沈梦秋得到了。这样的关系不能掩盖的情况下。庄内向来看他眼红的反对势力力主除掉他。江清扬仍欲维护林烟,林烟却宁肯选择接受庄规死在他的面前。 沈梦秋最开始迷恋林烟,无非是看上了他的脸。窃以为这才正常,许多文内莫名其妙就爱的铭心刻骨,简直让人不能理解。虽然这世上有一见钟情这回事,也不可能钟情的那么容易,比喝白开水还简单。沈梦秋随着林烟在种种冲突中展现出来的个性,渐渐真正爱上了他。 在江不舍得他死,沈又肯用足够分量的条件交换的情况下。林烟被沈梦秋带走了,在远离中途的海外岛上共同生活了一年多。林烟渐渐感受到沈的真挚情意。沈梦秋在林功夫初成之后将他重新带回中原。说到这里再赞一下,沈梦秋这种男人。他如不把林烟带回来,林烟只能老实的跟着他一辈子了。可他就是有这个勇气魄力试试林烟心中自己的分量究竟多重。 故事在徐徐展开,期待下沈梦秋与林烟接下来的对手戏。快更新,慢结束。作为读者就满足了。作为朋友,希望和林大去吃夜市凉皮:)《当时明月在》相关 平实如何展现华丽 作者:六朝 记得看欧洲文学介绍时,对一句话极为认同。“十九世纪前,一切小说的内容就都已被写过了。”但这绝不代表小说再无可写。事实上也是这个世界新的故事始终出之不绝,读者不断,凭借的就是作者对世界永远不同的感悟和个人的文字魅力。 比如这篇《当时明月在》,三位主人公,小受林烟爱着把他养大的庄主江清扬。江清扬的对手小攻沈梦秋见识了林烟的痴情,爱上了林烟。谈不上如何新颖。可章章看来,都是华丽温柔,缠绵悱恻的印象。 然而细究文中遣词用句,却又几乎找不到任何华丽的字句。好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于自然处见真功夫。作者擅于创造情境,使人如身在其中。归结来去,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出众。 一,博览群书的深厚积累。 回贴中有许多向作者的提问,分别有问作者是不是金庸迷,红楼迷,温瑞安迷的。几乎每看一个发文,我都也跟着认同。却又如寻不到哪里华丽一般,也寻不到具体哪里像。个人认为, 阅读范围的广泛必然是作者写文的一大优势。使这个于想象中展开的江湖如此逼真。 二,古典情趣。 作者于细节中穿插了许多典故与极具古典魅力的文人雅趣。比如书房制笺,今天还有几个人知道。只怕许多人连听都未听说过。天正夏日,我依法去做。倒真有几张不错的成品。字里行间也可看得出作者于诗词之道的修养。运用引用的许多诗句,恰倒好处,烘托情境。章节题目多选于诗经,乐府。对结缡等现代已不用的词汇都了解颇深,有时轻轻一点,就令读者为古文的美丽倾心。算是借了古典文化的光辉,作者读者都得力。 三,娴熟的个性文字运用 文章比较忌讳的一点,就是说起话来“千人一面”无论什么身份的人,说话都是一个味道,好象长着一个大脑。 《当》文中的人物,哪句话会是哪个人说的,真是一句也错乱不得。俗话说,好文章就是一个字也不能改。对于网络原创作者这样要求有些太高了。这种边角时间不计报酬的写作,能作到一句话也不能改,已经很了不起。 四,顺理成章 林烟对养育自己长大的江清扬深深迷恋,其中夹杂着他自己也分辨不清的崇拜和对父兄的爱。天地间还能有什么比这样的爱更浓烈。他用尽一切力气去争取,个中过程令人为之伤心。 沈梦秋恰是被林烟这种深爱所打动,爱上了这个美丽倔强的少年,要赢得一颗以给了其他人的心,困难可想而知。 作者一路写来,没有一段是写来凑数,不虚假,不变态,不煽情。将这样的一条路写的真实可感。 ----------------------------------- 不过作者实在也是个可恨的人,这样一篇文为什么要选虐恋情深做题材。吓的看过这位大人上一篇文《肯信来年别有春》的读者们联名逼她写一篇保证书,保证攻受不死不残不分开,否则一路被吓掉魂,始终都提心吊胆。也算是一大趣事。 最后再谈谈这篇文。 三位主人公各具魅力,全无一般耽美文中必配备一个恶毒嫉妒男,或懦弱爱慕者的俗滥套路。 主角之一江清扬少年就已成为庄主,作为一个公平的领导人。他宠爱林烟,但不偏向。在林烟触犯庄规时一样会加以处罚。 林烟仰慕他如神,却因为不可抗力,被山庄的对手相思阁的阁主沈梦秋得到了。这样的关系不能掩盖的情况下。庄内向来看他眼红的反对势力力主除掉他。江清扬仍欲维护林烟,林烟却宁肯选择接受庄规死在他的面前。 沈梦秋最开始迷恋林烟,无非是看上了他的脸。窃以为这才正常,许多文内莫名其妙就爱的铭心刻骨,简直让人不能理解。虽然这世上有一见钟情这回事,也不可能钟情的那么容易,比喝白开水还简单。沈梦秋随着林烟在种种冲突中展现出来的个性,渐渐真正爱上了他。 在江不舍得他死,沈又肯用足够分量的条件交换的情况下。林烟被沈梦秋带走了,在远离中途的海外岛上共同生活了一年多。林烟渐渐感受到沈的真挚情意。沈梦秋在林功夫初成之后将他重新带回中原。说到这里再赞一下,沈梦秋这种男人。他如不把林烟带回来,林烟只能老实的跟着他一辈子了。可他就是有这个勇气魄力试试林烟心中自己的分量究竟多重。 故事在徐徐展开,期待下沈梦秋与林烟接下来的对手戏。快更新,慢结束。作为读者就满足了。作为朋友,希望和林大去吃夜市凉皮:) |
|
№11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1:16:33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当时明月在》相关 忆明月 作者:左岸 今天写了很多字已经头大,但是还是决定完成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作业。 《当时明月在》我是先看了结局才决定开始看得。结局很感人,读的也很痛心。所以我翻回去从头开始看,想找到这诱发结局的铺垫,想让自己真的能痛心到流泪。 最后决定,为了这篇文,我豁了。。。。写评! 首先,从平实说起。林大描写人物没有多余的修饰词,很多时候抬手就是抬手,低头就是低头。笑着说话,便是轻笑道、苦笑道,甚然索性就是“笑道”。当然这些都是我在再次读的时候才注意的。初看时,那些贴心的对话便已经深入了进去,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看梦秋、烟儿说话的表情?只是一个劲地看着他们说的话,便已经看得甜腻腻的了,爱怎么笑倒是随便了,哈哈。 然后,是细腻。不知道林大改后会怎样,但原稿处处给我的印象就是,这些话,这些情景,这些所有的,都像是应该在一对相爱的人身上发生的。尤其是林沈之间,你能真正地随着他们感受着烟儿由轻视转为浓烈之爱的过程,确切的说是平淡相爱的过程,感受连吃饭、睡觉都甜蜜的味道。 接着,是林大的不华丽。呵呵,我说的是林大描写场景的不够华美。比起林大的肯信来年别有春来说,便是另一种味道了。还有林大描写人物,偏偏就那么寥寥几笔,然后就留下让我们自己体味。尤其是梦秋,算是我现今为止最爱的一位,林大并没有每篇章节仅是他的对话,他对烟儿的动作,但我已经深深地认定了他才是最绝美的一个人,比烟儿还要美,还要柔情,还要风情万种。所以这个不华丽我喜欢。 往下,是唐突。最结尾就是这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悲剧。否则哭的也麻木了,就真的觉得哭得不值得了。我喜欢这样的唐突,哪怕没有江拿来返生的药,哪怕林大说烟儿又忽然醒了过来,我也是喜欢的。因为真正抓住我眼睛的是他们的婚礼,那辗转了很久终于圆梦一般的婚礼。 最后说说那文章的结尾。林大是个心思缜密的人,料得我们就是爱他们的缠绵,所以抵死缠绵到我的心都碎了,碎的还那么好听,碎了之后再用他们甜腻的幸福生活粘在一起,重新放回胸膛。哈哈,在此不得不说。。。。林大不是后妈。 那个那个,既然是耽美,林大的那个描写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有很多篇章都有,但却不觉得繁琐,毕竟人家今天一次还多吗?那么美的描写多看又不会烧眼睛,汗。 念碎碎,为啥还没说完哩。最后捎带上我的梦秋,我永远记得他的那句话“林烟,你有心么?”。痛到了骨子里,林大,一定要用这么简单的话杀人吗。。。。他交缠手臂与林烟的对饮,把一切公之天下。他对林烟说“烟儿,我们回家。” 不成,马上就要吐血了。。。。作业交完,合格与否听天由命。
《当时明月在》相关 忆明月 作者:左岸 今天写了很多字已经头大,但是还是决定完成自己给自己布置的作业。 《当时明月在》我是先看了结局才决定开始看得。结局很感人,读的也很痛心。所以我翻回去从头开始看,想找到这诱发结局的铺垫,想让自己真的能痛心到流泪。 最后决定,为了这篇文,我豁了。。。。写评! 首先,从平实说起。林大描写人物没有多余的修饰词,很多时候抬手就是抬手,低头就是低头。笑着说话,便是轻笑道、苦笑道,甚然索性就是“笑道”。当然这些都是我在再次读的时候才注意的。初看时,那些贴心的对话便已经深入了进去,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看梦秋、烟儿说话的表情?只是一个劲地看着他们说的话,便已经看得甜腻腻的了,爱怎么笑倒是随便了,哈哈。 然后,是细腻。不知道林大改后会怎样,但原稿处处给我的印象就是,这些话,这些情景,这些所有的,都像是应该在一对相爱的人身上发生的。尤其是林沈之间,你能真正地随着他们感受着烟儿由轻视转为浓烈之爱的过程,确切的说是平淡相爱的过程,感受连吃饭、睡觉都甜蜜的味道。 接着,是林大的不华丽。呵呵,我说的是林大描写场景的不够华美。比起林大的肯信来年别有春来说,便是另一种味道了。还有林大描写人物,偏偏就那么寥寥几笔,然后就留下让我们自己体味。尤其是梦秋,算是我现今为止最爱的一位,林大并没有每篇章节仅是他的对话,他对烟儿的动作,但我已经深深地认定了他才是最绝美的一个人,比烟儿还要美,还要柔情,还要风情万种。所以这个不华丽我喜欢。 往下,是唐突。最结尾就是这样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悲剧。否则哭的也麻木了,就真的觉得哭得不值得了。我喜欢这样的唐突,哪怕没有江拿来返生的药,哪怕林大说烟儿又忽然醒了过来,我也是喜欢的。因为真正抓住我眼睛的是他们的婚礼,那辗转了很久终于圆梦一般的婚礼。 最后说说那文章的结尾。林大是个心思缜密的人,料得我们就是爱他们的缠绵,所以抵死缠绵到我的心都碎了,碎的还那么好听,碎了之后再用他们甜腻的幸福生活粘在一起,重新放回胸膛。哈哈,在此不得不说。。。。林大不是后妈。 那个那个,既然是耽美,林大的那个描写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有很多篇章都有,但却不觉得繁琐,毕竟人家今天一次还多吗?那么美的描写多看又不会烧眼睛,汗。 念碎碎,为啥还没说完哩。最后捎带上我的梦秋,我永远记得他的那句话“林烟,你有心么?”。痛到了骨子里,林大,一定要用这么简单的话杀人吗。。。。他交缠手臂与林烟的对饮,把一切公之天下。他对林烟说“烟儿,我们回家。” 不成,马上就要吐血了。。。。作业交完,合格与否听天由命。
|
|
№12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1:19:17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当时明月在》相关 多少香在旧花痕——林寒烟卿的文字世界 作者:蚊子 多少香在旧花痕 ——林寒烟卿和她的文字世界 林寒的文集开篇第一句话便是:“写文的快乐是,当你想象什么,文里就是什么。”而她笔下的世界,是那样令人赞叹和优雅,不禁感叹这是个怎样的女子,巧笑倩嫣,眉眼流转便惹去无数相思。 最早看林寒的文,是《当时明月在》。林烟才一出场,便已借旁人之口道尽了风流,却偏偏轻描淡写地晃过一枪,留了些余味让人揣测。到后面,林烟无疑是美到了极致的人,林寒最爱写他的眼睛,最爱用“烟波浩淼”一词——这个词我至今爱极,写人的眼睛,妩媚清丽、纯净可人,都比不过这短短四个字,竟让人不能想象。林寒笔下的美人,大多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她喜欢用的句子是:“蒙了一层泪雾”,“烟波浩淼”却很少再见,于是那双动人心魄的眼睛,至今只有林烟。 如果说和江清扬在一起的林烟是个未曾长大的孩子——太深的爱让他变得如似孩童,天真但是脆弱,那么和沈梦秋在一起的林烟,则是一幅生动成长的图画。初见沈梦秋之时,林烟被他欺负,虽然生气委屈,后来却也未有怎样的仇恨。在客栈里,他倚在沈梦秋怀里低声说的那番话,叫人心酸不已,他仍然是单纯的,对于沈梦秋,他有抗拒,但是寂寞让他不由自主地依赖温暖的怀抱,心里绝望的爱恋让他那样挣扎,却无法挣脱。 闹婚礼、闯刑堂,林烟几乎抱着一死的决心在江清扬面前争一份不能得的爱,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沈梦秋带着他出海的时候,我们分明看到一个少年望着无际的海面,心里沉默的悲哀与痛楚。 跟沈梦秋在一起,从不爱到爱,到生死相许,林烟的感情珍贵而不矫柔造作,不爱的时候,便能轻易放弃;一旦爱了,就百折不回。 沈梦秋对林烟的爱也有很长的转变过程,从最初的占有欲,到后来的喜欢、迷恋,直至最后能够尊重他、支持他、深爱他,我们不难察觉其实是一个感情逐步加深的过程。 林寒在刻画二人的心理过程时,花了相当多的笔墨,种种的误解和挣扎让人揪心,但同时也见证了一份真正的爱情。 我想,我最喜欢林寒的便是这一点,笔调清冷,但是温情暗藏其中。 后来看《请勿独卧》更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陈忆荣与林烟相似的地方,是他们的美,不同的在于陈忆荣因为更多的苦难而拥有更加坚硬的外壳。他未必是很坚强的人,但是我们能感觉到他把内心密密的痛苦交织在心底,不轻易透露。 文章中没有一字写他被伤害,他总是冷静,但是我们却能看到伤痕累累以至鲜血交错。 《独卧》里的另一男主角则十分可爱。顾维扬更大程度上是一个挺不错的现世男人。他英俊,有事业心,有点花心但是知道分寸,聪明但是又有些耿直。他的机智在与陈忆荣的第一次见面表现得最是精彩,几乎斗智斗勇的那番话令人击节赞赏。这个聪明的男人 在陷入爱情之后却变得痴傻起来,时常无计可施地撒娇,或者死皮赖脸。在陈忆荣面前受挫时,他是软弱的,但是乐观勇敢的性格像是从他的每一个毛孔散发出来,于是大家都知道:不必为这家伙担心。 以前看文没有特别的喜好,后来发现产生癖好的时候,林寒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美丽、坚强、隐忍、坦率,她笔下的孩子完全变成了我的审美依据,以至于看到一个人,不论小说里的还是现实里的,都拿那样的标准去量,在欢喜和失望中乐此不疲。 除了人物,我更赞赏的是林寒的文笔吧。因为故事固然很重要,恰到好处的笔法却如同妙笔生花。 对华丽的文字一直有偏好,但是林寒的文字却不算华丽,甚至灌注的感情都很少,更多时候我们只看见淡淡的叙述,看不出欢喜或是悲伤,只有在迸发的时刻感觉到深藏的激情和力量。那几乎是我最欣赏的为人与为文了。 曾经跟朋友说:林寒的字恰似清水玲子的画,线条清晰的构图下却暗流汹涌。 有时候喜欢得太深,反而不能辨别其中,因为更多的时候,只是沉迷在那个清丽文字构建的世界里,乐而忘忧。《当时明月在》相关 多少香在旧花痕——林寒烟卿的文字世界 作者:蚊子 多少香在旧花痕 ——林寒烟卿和她的文字世界 林寒的文集开篇第一句话便是:“写文的快乐是,当你想象什么,文里就是什么。”而她笔下的世界,是那样令人赞叹和优雅,不禁感叹这是个怎样的女子,巧笑倩嫣,眉眼流转便惹去无数相思。 最早看林寒的文,是《当时明月在》。林烟才一出场,便已借旁人之口道尽了风流,却偏偏轻描淡写地晃过一枪,留了些余味让人揣测。到后面,林烟无疑是美到了极致的人,林寒最爱写他的眼睛,最爱用“烟波浩淼”一词——这个词我至今爱极,写人的眼睛,妩媚清丽、纯净可人,都比不过这短短四个字,竟让人不能想象。林寒笔下的美人,大多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她喜欢用的句子是:“蒙了一层泪雾”,“烟波浩淼”却很少再见,于是那双动人心魄的眼睛,至今只有林烟。 如果说和江清扬在一起的林烟是个未曾长大的孩子——太深的爱让他变得如似孩童,天真但是脆弱,那么和沈梦秋在一起的林烟,则是一幅生动成长的图画。初见沈梦秋之时,林烟被他欺负,虽然生气委屈,后来却也未有怎样的仇恨。在客栈里,他倚在沈梦秋怀里低声说的那番话,叫人心酸不已,他仍然是单纯的,对于沈梦秋,他有抗拒,但是寂寞让他不由自主地依赖温暖的怀抱,心里绝望的爱恋让他那样挣扎,却无法挣脱。 闹婚礼、闯刑堂,林烟几乎抱着一死的决心在江清扬面前争一份不能得的爱,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沈梦秋带着他出海的时候,我们分明看到一个少年望着无际的海面,心里沉默的悲哀与痛楚。 跟沈梦秋在一起,从不爱到爱,到生死相许,林烟的感情珍贵而不矫柔造作,不爱的时候,便能轻易放弃;一旦爱了,就百折不回。 沈梦秋对林烟的爱也有很长的转变过程,从最初的占有欲,到后来的喜欢、迷恋,直至最后能够尊重他、支持他、深爱他,我们不难察觉其实是一个感情逐步加深的过程。 林寒在刻画二人的心理过程时,花了相当多的笔墨,种种的误解和挣扎让人揪心,但同时也见证了一份真正的爱情。 我想,我最喜欢林寒的便是这一点,笔调清冷,但是温情暗藏其中。 后来看《请勿独卧》更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陈忆荣与林烟相似的地方,是他们的美,不同的在于陈忆荣因为更多的苦难而拥有更加坚硬的外壳。他未必是很坚强的人,但是我们能感觉到他把内心密密的痛苦交织在心底,不轻易透露。 文章中没有一字写他被伤害,他总是冷静,但是我们却能看到伤痕累累以至鲜血交错。 《独卧》里的另一男主角则十分可爱。顾维扬更大程度上是一个挺不错的现世男人。他英俊,有事业心,有点花心但是知道分寸,聪明但是又有些耿直。他的机智在与陈忆荣的第一次见面表现得最是精彩,几乎斗智斗勇的那番话令人击节赞赏。这个聪明的男人 在陷入爱情之后却变得痴傻起来,时常无计可施地撒娇,或者死皮赖脸。在陈忆荣面前受挫时,他是软弱的,但是乐观勇敢的性格像是从他的每一个毛孔散发出来,于是大家都知道:不必为这家伙担心。 以前看文没有特别的喜好,后来发现产生癖好的时候,林寒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美丽、坚强、隐忍、坦率,她笔下的孩子完全变成了我的审美依据,以至于看到一个人,不论小说里的还是现实里的,都拿那样的标准去量,在欢喜和失望中乐此不疲。 除了人物,我更赞赏的是林寒的文笔吧。因为故事固然很重要,恰到好处的笔法却如同妙笔生花。 对华丽的文字一直有偏好,但是林寒的文字却不算华丽,甚至灌注的感情都很少,更多时候我们只看见淡淡的叙述,看不出欢喜或是悲伤,只有在迸发的时刻感觉到深藏的激情和力量。那几乎是我最欣赏的为人与为文了。 曾经跟朋友说:林寒的字恰似清水玲子的画,线条清晰的构图下却暗流汹涌。 有时候喜欢得太深,反而不能辨别其中,因为更多的时候,只是沉迷在那个清丽文字构建的世界里,乐而忘忧。 |
|
№13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1:21:47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细雨归舟》相关 作者:阿布罗提 人生并非永不会变化的。当年多么伶俐,最后也只成迟暮老狗,缓缓行动 间,只还能用眼珠子看世界。 阳光好。只是,再也不能如年少时,披著黑亮的毛,滑缎子一样在草地上 奔跑了。 人生多少繁华,繁华处多少意气风发,笑看云天,对酒当歌,却都撑不过 时间。美丽的崩塌了,光滑的变成沙砾了,过往盛世,怎么就一点一点变 成残垣了呢。怎么就留不住,青春,美丽,盛世,还有那些大小朵的白花 呢。 细雨空蒙归舟杳。人间万千变化,只有这相携的两人神仙般超然了。归处 皆是岛屿。相思岛。九霄岛。远离人世,远离最让人不堪的时间。他们就 停止在最美好的时间里,就这样永远的青春焕发,笑靥如花。 只是,终究在小黑的脊背上,刻下时间,提醒著这一切不过是愿望罢了 呢。最无声,最彻底地,让这本是繁花一地的岛屿,变成了浅淡苍白的颜 色。 现实最是无可逃避或辩驳的。因而无法责备为什么要告诉小黑老去。因为 这就是时间。而时间,总是最让人疼痛的弱点。
《细雨归舟》相关 作者:阿布罗提 人生并非永不会变化的。当年多么伶俐,最后也只成迟暮老狗,缓缓行动 间,只还能用眼珠子看世界。 阳光好。只是,再也不能如年少时,披著黑亮的毛,滑缎子一样在草地上 奔跑了。 人生多少繁华,繁华处多少意气风发,笑看云天,对酒当歌,却都撑不过 时间。美丽的崩塌了,光滑的变成沙砾了,过往盛世,怎么就一点一点变 成残垣了呢。怎么就留不住,青春,美丽,盛世,还有那些大小朵的白花 呢。 细雨空蒙归舟杳。人间万千变化,只有这相携的两人神仙般超然了。归处 皆是岛屿。相思岛。九霄岛。远离人世,远离最让人不堪的时间。他们就 停止在最美好的时间里,就这样永远的青春焕发,笑靥如花。 只是,终究在小黑的脊背上,刻下时间,提醒著这一切不过是愿望罢了 呢。最无声,最彻底地,让这本是繁花一地的岛屿,变成了浅淡苍白的颜 色。 现实最是无可逃避或辩驳的。因而无法责备为什么要告诉小黑老去。因为 这就是时间。而时间,总是最让人疼痛的弱点。
|
|
№14 ☆☆☆ 林寒烟卿于2006-07-24 01:25:55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再看《当时明月在》(一) 作者:流风 发言时间:8/20/2006 5:20:00 AM 感冒睡不著,来交心得。文章有点长,我会分几次贴。 我前一篇心得曾说,明月、肯信、寂寞有害、朗月是目前常见到的架构,并因明月写得比较拖沓(其实前面写得非常好,只有自梦秋和林烟离开相思岛之後比较不紧密),而贬低了一些些他的地位。这几天我又曾看一遍,呜,我发现我错了。只好又写一篇文来为他平反。 《当时明月在》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两个小攻的创造,不落俗套。林寒的文,我觉得最厉害的地方是:她总是让剧情紧贴著人物的个性,所以,以下说到人物个性的时候,总是免不了顺便说到剧情,我说说我所看到的文中的三位主角吧。 林烟,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出现,惊才绝豔、 绝代风华、玲珑剔透、至情至性。也唯有这样的人才会让两个这麽杰出的小攻心心相系吧。 《当时明月在》的两个小攻的个性实在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所以不得不将他们放在一起写。江清扬和沈梦秋两个人才智相当、成就相当、风采相当、连背负的使命都相当(得到完整的情天宝鉴,统一对方)。 故事是这样开展的,一开始,林烟爱的是江清扬,後来他爱上了沈梦秋。两个如此难分高下的人,林烟痴情,爱上江清扬,自然情深入骨,如何说服读者,让他们信服林烟的变心,成了作者的难题。比较容易的写法是原来,原来江清扬对林烟所有的付出都是利用,他其实是个薄情寡义的人。 但是作者没有采取这种写法,如果这样写的话,林烟的性格就有一个矛盾之处,如果林烟真的如作者所说玲珑剔透、聪明绝顶,他居然不知道共生活十二年的江清扬的真面目,不是很奇怪吗? 相反的,故事中处处提到江清扬对林烟的好(因为江清扬个性深沈,所有的好是由旁人口中道出;又因江清扬个性深沈,情绪不外露,“所有人都知道他对林烟好”,也说明了江清扬其实用情颇深),那麽作者如何成它a让读者认同林烟变心呢?
再看《当时明月在》(一) 作者:流风 发言时间:8/20/2006 5:20:00 AM 感冒睡不著,来交心得。文章有点长,我会分几次贴。 我前一篇心得曾说,明月、肯信、寂寞有害、朗月是目前常见到的架构,并因明月写得比较拖沓(其实前面写得非常好,只有自梦秋和林烟离开相思岛之後比较不紧密),而贬低了一些些他的地位。这几天我又曾看一遍,呜,我发现我错了。只好又写一篇文来为他平反。 《当时明月在》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两个小攻的创造,不落俗套。林寒的文,我觉得最厉害的地方是:她总是让剧情紧贴著人物的个性,所以,以下说到人物个性的时候,总是免不了顺便说到剧情,我说说我所看到的文中的三位主角吧。 林烟,在文章的一开头就出现,惊才绝豔、 绝代风华、玲珑剔透、至情至性。也唯有这样的人才会让两个这麽杰出的小攻心心相系吧。 《当时明月在》的两个小攻的个性实在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所以不得不将他们放在一起写。江清扬和沈梦秋两个人才智相当、成就相当、风采相当、连背负的使命都相当(得到完整的情天宝鉴,统一对方)。 故事是这样开展的,一开始,林烟爱的是江清扬,後来他爱上了沈梦秋。两个如此难分高下的人,林烟痴情,爱上江清扬,自然情深入骨,如何说服读者,让他们信服林烟的变心,成了作者的难题。比较容易的写法是原来,原来江清扬对林烟所有的付出都是利用,他其实是个薄情寡义的人。 但是作者没有采取这种写法,如果这样写的话,林烟的性格就有一个矛盾之处,如果林烟真的如作者所说玲珑剔透、聪明绝顶,他居然不知道共生活十二年的江清扬的真面目,不是很奇怪吗? 相反的,故事中处处提到江清扬对林烟的好(因为江清扬个性深沈,所有的好是由旁人口中道出;又因江清扬个性深沈,情绪不外露,“所有人都知道他对林烟好”,也说明了江清扬其实用情颇深),那麽作者如何成它a让读者认同林烟变心呢?
|
|
№16 ☆☆☆林寒烟卿于2006-08-22 02:45:23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再看《当时明月在》(二) 那麽作者如何成功地让读者认同林烟变心呢? 答案在於两位小攻的个性对照,他们的个性是南辕北辙的,江清扬的个性成就了他的帝业,沈梦秋的个性成就了他的爱情。 江清扬身为讲究约束心神的惟情帮帮主,个性深沈谨慎、步步为营、害怕行差踏错;沈梦秋身为讲究双修、邪气的相思阁阁主,为人率情、任性。作者巧妙的运用剧情处处让他们的个性做一对比。试举证如下: 当惟情帮的人说,这番赢了相思阁的人,帮主不知道会有多高兴时;梦秋毫不在乎地代表相思阁诈败给林烟。 当江清扬在乎外在的眼光,将林烟隔离在角落时;梦秋毫不在乎地在大庭广众抱林烟、宣称他要他,包括後来昭告天下的婚礼。 江清扬带领下的惟情帮,规矩谨严,帮内之人不能直呼堂主姓名,尤其在外人面前;梦秋带领的相思阁比较没有一般帮派之上下之分。 江清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经过理性思考的结果,既使对林烟的时候也不例外。譬如他後来给林烟玄天晶石的时候,他说反正梦秋得到了你,也是得 到一部活的情天宝鉴了;最後他用药救林烟时,梦秋问他,这样他就十年不能动太子了,江情扬说十年也是一个逐步淘空的机会,显示这些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反观梦秋,和江清扬相比真是任性妄为之极。林烟中毒的时候,他贪图美色和林烟交合,自损一年功力不说,还让自己陷入以後都不能中同一种毒的危险之中,既使为了情天宝鉴,这种损及自身、邪气放荡的行为是江清扬绝对不会做的。中秋夜林烟逃跑的时候,他连番急追,明知毫无把握,却拼力而为、使自己力衰气竭、一如婴儿,危险至极。和江清扬是是斟酌考虑不同,梦秋为人决断,他想到什麽就做什麽,绝不违背自己心意。他一开始接近林烟,也只不过为了情天宝鉴,後来他发现他要林烟,他就毫不挣扎、义无反顾地追求林烟。相比之下,林烟在武林大会为江清扬挡石 头,身受重伤时,江清扬连来相思阁探望,都经过了一番挣扎。
再看《当时明月在》(二) 那麽作者如何成功地让读者认同林烟变心呢? 答案在於两位小攻的个性对照,他们的个性是南辕北辙的,江清扬的个性成就了他的帝业,沈梦秋的个性成就了他的爱情。 江清扬身为讲究约束心神的惟情帮帮主,个性深沈谨慎、步步为营、害怕行差踏错;沈梦秋身为讲究双修、邪气的相思阁阁主,为人率情、任性。作者巧妙的运用剧情处处让他们的个性做一对比。试举证如下: 当惟情帮的人说,这番赢了相思阁的人,帮主不知道会有多高兴时;梦秋毫不在乎地代表相思阁诈败给林烟。 当江清扬在乎外在的眼光,将林烟隔离在角落时;梦秋毫不在乎地在大庭广众抱林烟、宣称他要他,包括後来昭告天下的婚礼。 江清扬带领下的惟情帮,规矩谨严,帮内之人不能直呼堂主姓名,尤其在外人面前;梦秋带领的相思阁比较没有一般帮派之上下之分。 江清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经过理性思考的结果,既使对林烟的时候也不例外。譬如他後来给林烟玄天晶石的时候,他说反正梦秋得到了你,也是得 到一部活的情天宝鉴了;最後他用药救林烟时,梦秋问他,这样他就十年不能动太子了,江情扬说十年也是一个逐步淘空的机会,显示这些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反观梦秋,和江清扬相比真是任性妄为之极。林烟中毒的时候,他贪图美色和林烟交合,自损一年功力不说,还让自己陷入以後都不能中同一种毒的危险之中,既使为了情天宝鉴,这种损及自身、邪气放荡的行为是江清扬绝对不会做的。中秋夜林烟逃跑的时候,他连番急追,明知毫无把握,却拼力而为、使自己力衰气竭、一如婴儿,危险至极。和江清扬是是斟酌考虑不同,梦秋为人决断,他想到什麽就做什麽,绝不违背自己心意。他一开始接近林烟,也只不过为了情天宝鉴,後来他发现他要林烟,他就毫不挣扎、义无反顾地追求林烟。相比之下,林烟在武林大会为江清扬挡石 头,身受重伤时,江清扬连来相思阁探望,都经过了一番挣扎。
|
|
№17 ☆☆☆林寒烟卿于2006-08-22 02:46:44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再看《当时明月在》(三) 就是这种个性的差异,让他们两个面对林烟的爱情时,态度迥异。江清扬面对林烟连铁石都会融化的眼神时,明明唾手可得,他的反应是抗拒、拒绝;而梦秋的反应是把他抢过来,既使明明不属於他,明明林烟变心的希望渺茫,他还是抢。我觉得说江清扬自私,对他是不公平的,在林烟离开惟情庄,和梦秋走得那一次,他们他摸著地方林烟的血,想起了自己深入骨髓的使命,只能在无人处,哀哀地哭泣。我觉得他不是自私,他是不敢要,不敢要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心系整个惟情庄的传承,爱情是自私的,他不敢为自己而活。 林烟唯有跟梦秋在一起,他的爱情才完满。作者说林烟时,提到了至情至性四个字,他心高气傲,他什麽都不在乎,只在乎爱情。这一点可从他和梦秋在一起时,什麽都容忍,容忍梦秋的霸道,容忍外人视他为男宠,容忍赵思远的挑衅、陷害,甚至在被赵思远抓到受尽折磨後,为了梦秋能够良心安稳,他放弃报复,保全了赵思远。但这样坚忍的林烟,他就是不能忍受赵思远穿上属於他的喜服,他大声质问梦秋,你为什麽要让他穿我的衣服。他不问赵思远,他问的是梦秋,是梦秋的心你为什麽要做这件事。梦秋没有领会到他的心情,结果他对梦秋说,我再也不要理你,再也不要 跟你讲话了,如次绝决,他的爱情里容不下一点瑕疵。如此林烟,果然是为爱情而生的人,唯有任情率性的梦秋才能给他,他想要的爱情,这是心有旁骛的清扬无法做到的。 林烟和梦秋在一起的另一个原因是,唯有在梦秋面前,林烟才是他自己。梦秋自己任情、率性,想要什麽就说、就取,有时难免霸道,不像江清扬和林烟之间,客气有礼,事事为对方著想的结果反而是林烟处心积虑讨好江清扬,过度劳心、劳力,十分累人。林烟自己後来也醒悟两个人相处不应该像他和江清扬之间那样,而这个领悟是被梦秋的霸道激出来的,因为梦秋的步步进逼,他不得不面对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再看《当时明月在》(三) 就是这种个性的差异,让他们两个面对林烟的爱情时,态度迥异。江清扬面对林烟连铁石都会融化的眼神时,明明唾手可得,他的反应是抗拒、拒绝;而梦秋的反应是把他抢过来,既使明明不属於他,明明林烟变心的希望渺茫,他还是抢。我觉得说江清扬自私,对他是不公平的,在林烟离开惟情庄,和梦秋走得那一次,他们他摸著地方林烟的血,想起了自己深入骨髓的使命,只能在无人处,哀哀地哭泣。我觉得他不是自私,他是不敢要,不敢要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心系整个惟情庄的传承,爱情是自私的,他不敢为自己而活。 林烟唯有跟梦秋在一起,他的爱情才完满。作者说林烟时,提到了至情至性四个字,他心高气傲,他什麽都不在乎,只在乎爱情。这一点可从他和梦秋在一起时,什麽都容忍,容忍梦秋的霸道,容忍外人视他为男宠,容忍赵思远的挑衅、陷害,甚至在被赵思远抓到受尽折磨後,为了梦秋能够良心安稳,他放弃报复,保全了赵思远。但这样坚忍的林烟,他就是不能忍受赵思远穿上属於他的喜服,他大声质问梦秋,你为什麽要让他穿我的衣服。他不问赵思远,他问的是梦秋,是梦秋的心你为什麽要做这件事。梦秋没有领会到他的心情,结果他对梦秋说,我再也不要理你,再也不要 跟你讲话了,如次绝决,他的爱情里容不下一点瑕疵。如此林烟,果然是为爱情而生的人,唯有任情率性的梦秋才能给他,他想要的爱情,这是心有旁骛的清扬无法做到的。 林烟和梦秋在一起的另一个原因是,唯有在梦秋面前,林烟才是他自己。梦秋自己任情、率性,想要什麽就说、就取,有时难免霸道,不像江清扬和林烟之间,客气有礼,事事为对方著想的结果反而是林烟处心积虑讨好江清扬,过度劳心、劳力,十分累人。林烟自己後来也醒悟两个人相处不应该像他和江清扬之间那样,而这个领悟是被梦秋的霸道激出来的,因为梦秋的步步进逼,他不得不面对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
|
№18 ☆☆☆林寒烟卿于2006-08-22 02:48:17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再看《当时明月在》四 贴上最後一点点心得。 《当时明月在》另一个成功的地方是,痴情的林烟变心的过程描写的很细腻,转折十分自然,这是十分难得的地方(因为这是很多文,容易失败的地方,最偷懒的方式是3P吧)。林烟什麽时候开始爱上梦秋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他的心渐渐被梦秋的柔情侵蚀。其中一个例子是,文中林烟慢慢地改了对梦秋的称呼:一开始冷冷的阁主,到後来的你,再到後来你和调侃式阁主,最後的梦秋,作者很有耐心的铺陈、仔细的程度,令人叹服。因为改变的过程缓慢、轻微,所以知觉得很慢,在他察觉的时候,他早已经爱上了,这个反应的铺陈也很自然。 我还喜欢《当时明月在》的结尾。文中最後,江清扬的事业上成就达到无人能及的高度,一个人站在清冷的大殿,恍惚听到的是林烟“庄主”“庄主”的呼唤。曾经一份令铁石融化的至情,那麽卑微的呈现在他的眼前,乞求他的接纳,他却能忍心放弃,然後,就只能永远的错过了。 最後,挑根小刺。文中有时说“林烟不是个慈悲的人”,有时说“他是个慈悲的人”,有时说“他只对身边的人慈悲”,我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会觉得困惑。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如果有说错的或臆测过度的地方,还请指正。
再看《当时明月在》四 贴上最後一点点心得。 《当时明月在》另一个成功的地方是,痴情的林烟变心的过程描写的很细腻,转折十分自然,这是十分难得的地方(因为这是很多文,容易失败的地方,最偷懒的方式是3P吧)。林烟什麽时候开始爱上梦秋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他的心渐渐被梦秋的柔情侵蚀。其中一个例子是,文中林烟慢慢地改了对梦秋的称呼:一开始冷冷的阁主,到後来的你,再到後来你和调侃式阁主,最後的梦秋,作者很有耐心的铺陈、仔细的程度,令人叹服。因为改变的过程缓慢、轻微,所以知觉得很慢,在他察觉的时候,他早已经爱上了,这个反应的铺陈也很自然。 我还喜欢《当时明月在》的结尾。文中最後,江清扬的事业上成就达到无人能及的高度,一个人站在清冷的大殿,恍惚听到的是林烟“庄主”“庄主”的呼唤。曾经一份令铁石融化的至情,那麽卑微的呈现在他的眼前,乞求他的接纳,他却能忍心放弃,然後,就只能永远的错过了。 最後,挑根小刺。文中有时说“林烟不是个慈悲的人”,有时说“他是个慈悲的人”,有时说“他只对身边的人慈悲”,我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会觉得困惑。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的个人想法,如果有说错的或臆测过度的地方,还请指正。
|
|
№19 ☆☆☆林寒烟卿于2006-08-22 02:49:22留言☆☆☆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