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得卡夫卡《审判》里有一句话,说法院与人的关系是:“你来它就接待你,你去它就让你走。”有人认为这个也适用于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我认为用它来形容评论者与作者的关系也不错。我为自己在柿子这里受到了很好的接待而庆幸。相信每一位作者看到一篇详尽且有诚意的评论都会有相同的感受。 柿子在晋江上的评论我曾经都认真拜读过,觉得评文的风格比较稳健,尖锐中带着中肯,能给作者很好的建议与帮助,不像有些评论那样一味吹捧或棒杀。柿子在百忙之中仔细阅读了三迷,在作品立意、结构、人物刻画上曾经和我认真地讨论过得失,现在《迷侠记》的修改版里已根据这些建议做过修改,相信成书之后,大家会看到一个比较紧凑合理的版本。所以在此我非常感谢柿子兄以及以前曾给三迷提过宝贵意见的读者朋友。 《迷侠记》可以算是很早以前的文了,现在读起来只怕不能说是“初版”而且要说是“粗版”了。里面存在的问题,如柿子指出的(唐门与云梦谷)矛盾薄弱、观念先行、情节合理性等等都是不如人意之处。我读到这几点感觉就像中了几枪,无话可说。左思右想只能归咎于初次写作的不成熟,希望在以后的创作中能尽量避免。 关于慕容无风与荷衣的性格互补显得对比性过大这一点我想小小地申辩一下:这两个人初次见面是互相钦佩的,而且从无风对待荷衣的态度来看,他的性格其实是随和的。他们都有自由主义的特征,只不过一个消极,一个积极,在人格上他们是自我满足的两个圆。他们走在一起,经过了很强的心理斗争,至少从无风的角度来讲是这样。当然外部的事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相信现实中真这样的情况就太戏剧性了……所以这只是个故事,呵呵,一个有着作者强烈的动机从中作祟的故事,如此而已。
记得卡夫卡《审判》里有一句话,说法院与人的关系是:“你来它就接待你,你去它就让你走。”有人认为这个也适用于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我认为用它来形容评论者与作者的关系也不错。我为自己在柿子这里受到了很好的接待而庆幸。相信每一位作者看到一篇详尽且有诚意的评论都会有相同的感受。 柿子在晋江上的评论我曾经都认真拜读过,觉得评文的风格比较稳健,尖锐中带着中肯,能给作者很好的建议与帮助,不像有些评论那样一味吹捧或棒杀。柿子在百忙之中仔细阅读了三迷,在作品立意、结构、人物刻画上曾经和我认真地讨论过得失,现在《迷侠记》的修改版里已根据这些建议做过修改,相信成书之后,大家会看到一个比较紧凑合理的版本。所以在此我非常感谢柿子兄以及以前曾给三迷提过宝贵意见的读者朋友。 《迷侠记》可以算是很早以前的文了,现在读起来只怕不能说是“初版”而且要说是“粗版”了。里面存在的问题,如柿子指出的(唐门与云梦谷)矛盾薄弱、观念先行、情节合理性等等都是不如人意之处。我读到这几点感觉就像中了几枪,无话可说。左思右想只能归咎于初次写作的不成熟,希望在以后的创作中能尽量避免。 关于慕容无风与荷衣的性格互补显得对比性过大这一点我想小小地申辩一下:这两个人初次见面是互相钦佩的,而且从无风对待荷衣的态度来看,他的性格其实是随和的。他们都有自由主义的特征,只不过一个消极,一个积极,在人格上他们是自我满足的两个圆。他们走在一起,经过了很强的心理斗争,至少从无风的角度来讲是这样。当然外部的事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相信现实中真这样的情况就太戏剧性了……所以这只是个故事,呵呵,一个有着作者强烈的动机从中作祟的故事,如此而已。
|
|
|
№1 ☆☆☆定柔于2005-07-28 08:07:29留言☆☆☆
|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
这么快就搬过来了啊~~~,那我把那个回贴也贴过来吧,大家讨论: 定柔,其实是你过谦了,我并没有做什么,应该说是你自己的省悟而已,这篇评论相反我从你那里倒找到许多线索,很感谢你呢。 至于慕容无风与荷衣的关系,他们的心理过程我没有看出来,我只是看到了表象,原谅我这样说,真的如此。应该说他们两个都很可爱,这个文里头的人大多数是可爱的,故事也是可爱的,正如艾草寒兄所提到的,但这个不是我评论的重点,所以我并没有多提及人物的互补。
这么快就搬过来了啊~~~,那我把那个回贴也贴过来吧,大家讨论: 定柔,其实是你过谦了,我并没有做什么,应该说是你自己的省悟而已,这篇评论相反我从你那里倒找到许多线索,很感谢你呢。 至于慕容无风与荷衣的关系,他们的心理过程我没有看出来,我只是看到了表象,原谅我这样说,真的如此。应该说他们两个都很可爱,这个文里头的人大多数是可爱的,故事也是可爱的,正如艾草寒兄所提到的,但这个不是我评论的重点,所以我并没有多提及人物的互补。
|
|
|
№2 ☆☆☆柿子于2005-07-28 19:09:27留言☆☆☆
|
|
|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