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烈烈文肆
主题:今天是冬至,大家都吃饺子了吗? [9]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0 ☆☆☆ladyying 2005-12-22 17:00:23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从今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1 ☆☆☆ladyying2005-12-22 17:03:38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们这里是吃麻糍(应该是这么叫....方言是这么叫的),别的地方有吃这个的吗.我是温州人.
№2 ☆☆☆222005-12-22 20:33:24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哈哈,这九九歌听起来真是亲切呀!
№3 ☆☆☆某夏2005-12-22 21:16:02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好想吃香肉,以前吃过一次,回味无穷那。。。。。
№4 ☆☆☆从未良2005-12-23 07:06:01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汤团吃过了,春卷也吃过了~~~~
№5 ☆☆☆寒烈2005-12-23 08:04:53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传说中的东西一样都没吃,唯一做到的是冒着被扁的危险,坚决没有加班,回去做脸看康熙来了。呵呵
№6 ☆☆☆蕊珏2005-12-23 08:14:58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吃了饺子,吃了狗肉.唯一不幸的是吃的太多,胃不舒服,汗!
№7 ☆☆☆ray2005-12-23 09:59:20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家大大难得贤惠的在冬至夜下厨,煮了一锅汤圆、饺子、白菜、鸡蛋——最后看不出是什么的大杂烩,可怜我大过节的还得忍受惨无人道的折磨!!!!!!看来男人还是不要忽然良心发现的好!!!!!
№8 ☆☆☆shanshan2005-12-23 13:23:12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冬至我们苏州是喝东酿酒欧。冬至大如年啊
№9 ☆☆☆球球2005-12-24 20:51:58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5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