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妖怪茶社
主题:志怪杂谈——可蕊关于都市妖奇谈背景等(转) [8]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平生一大爱好就是看志怪小说,从山海经、搜神记到里乘、夜谈随录,颇有走火入魔的倾向,今天忽发奇想,把其中一些觉得有趣的故事翻译成白话文,在这里和朋友 们分享:p

  常州蒋明府说:佛所骑的狮、象人们是知道来历的,而佛所骑得的犼的来历人们 就都不知道了,其实犼乃是僵尸所变。
   有个人走夜路,看见一具尸体掀开棺盖出来,知道是个僵尸,于是他等僵尸出 来离开后,偷偷用瓦石等东西把棺材塞满了,然后他躲到附近农家的房顶上观察动静。接近四更时,将是怀里抱着什么东西、迈着大步回来了,他到了棺材钱却进不去,就愤怒的四处张望,眼睛闪闪发亮。当他看到楼上那个人,马上冲了过来,但是因为 他的腿是僵直的,根本无法登上梯子去捉人,就怒吼着把梯子毁坏了。
   那个人被吓坏了,没了主意,就攀着树枝从楼上跳下来。僵尸在后面追,他在 前面跑,窘急不堪。幸亏他平时擅长游泳,想着僵尸总不能下水吧,于是跑到河边游 了过去。僵尸果然在岸边停下来, 哀声怪叫,然后三跃三跳,化成一只怪兽而去。

   那个人回去原地一看,僵尸遗留下的那个东西是个小孩子的尸体,已经被吃掉 了大半,血也被吸干了。
   据说僵尸最初变成的是旱魃,再变就是犼。犼神通广大,口吐烟火,可以和龙 斗,所以佛骑着它,用这种方法镇压它。
  
  ————《子不语》清:袁枚
  
   旱魃为虐,在《云汉》之诗里有记载,这件事出自典籍。《山海经》里称它为 女魃,好像是因为诗里的记载而附会的。然而根据这些记载,旱魃是个妖神是没错的 。近世所说的旱魃,则都是僵尸,把僵尸挖出来焚烧,往往能使天下雨。雨,本来是 天地间交通相合的一种现象,一个僵尸的气焰难道竟然能阻塞乾坤,使之不畅通吗? 雨也有是龙降下来的,难道一个僵尸反而可以驱逐神龙,十天不下雨吗?到底是什么 原因呢?我把心里的怀疑记下来,等待明白的人给我解释。
  ————《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
  
   周涑人刺史对我说:道光初年,江苏崇明县的一个乡村中,在秋收后田地中无 故的起火,火势绵延,被波及到的人家很多。那个地方一向有个古墓,火灾后的一天 ,风雨骤至,一个东西从墓中出来,它的外形好像狮子,浑身燃烧着火焰,走过的地 方草木都成为灰烬。空中有数条龙飞舞而下和它搏斗,雷电随着闪烁。他们且斗且走 ,一直打到了海里,连海水都沸腾了起来,已过了一整天才平复下来。
   有人说这个怪物,就是金毛吼。
  ————《里乘》清:徐奉恩
  
   先打了三个关于僵尸的故事。因为一直有人对我在都市妖奇谈里写的僵尸南羽 的来历有怀疑,认为她是我结合了西方的吸血鬼创造出来的,其实都市中的妖怪都出 自中国古代的记载,除了影魅使我结合了几种妖怪创造的以外,其它都是国产原装,绝无进口货。选了这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僵尸故事,权作对南羽的一个解释吧。


  雍正庚戌那年,京城发生大地震的前一天,有一个西域人抱着一个小孩子到茶店喝茶,刚到门口,小孩就抱紧了大人的脖子,哭着不肯进去。大人奇怪的说:“难道孩子怕这里人多?”便又抱着他去其它人少的店,但是到了门口孩子就又哭了,换了好多地方都这样。这个人觉得很诧异:“你平时不是很喜欢到店里吃糖果吗,今天这是怎么了?”
   孩子说:“我看到今天各家店里卖茶和吃茶的人脖子上都带着枷锁,所以不想进去。还有,为什么今天街上来往的人也有很多脖子上带着枷锁啊?”
   大人就笑这小孩瞎说。
   后来他们在街上遇上了一个熟人,问他们要到哪里去,西域人就把怪事告诉他,这个熟人也以为小孩子说谎,笑着走了。小孩子反而笑这人:“他身上都带着枷锁了,怎么还笑啊。”
   西域人回到家以后,遇到认识的就把这件事告诉人家,其中也有人说小孩子眼睛亮,也许看到的事出有因,大家还是注意点好。小孩有两个堂兄,这天小孩惊讶的发现他们身上也有枷锁。
   这件事的第二天,京城就发生了大地震,倒塌的房屋数不胜数,凡是前一天小孩不肯进的店都遭到毁坏,没有一个幸免的,小孩的两个堂兄也被压在墙下遇难。事后寻找那个在路上遇见过的熟人,也是被埋在屋下了。
   灾难早有定数,不可逃避,大抵就是如此吧。
  ————《子不语》清:袁枚
 打错了,上面一篇出自《夜谈随录》,作者是清代和邦额:p
 句章人吴平州的门前,忽然生出一株青桐树来,树上还总是传来唱歌的声音。吴平州很厌恶它,就把树给砍了。后来吴平州跟随军队北征,正争去了三年没有回来,有一天,死去的桐树忽然又出现在原来的树桩上,又从树顶上 传来歌声:死桐今更青,吴平寻当归。适闻杀此树,已复有光辉。
    不久吴平州就自战场回来,并且看见这棵树。
上面一篇出自《异苑》,作者是南朝宋:刘敬叔


 太兴年间,吴地人华隆养了一只狗,名字叫“的尾”,华隆经常带着它到处去。
    后来,华隆到江边采伐荻,忽然被一只大蛇盘绕住,狗冲上去和蛇搏斗,当它把蛇咬死时,华隆已经昏迷不醒,狗发出哭泣般的声音,跑回他们乘坐的船上,又跑回草丛中,这样往来重复了很多次,同船的感到奇怪,就跟着它去,结果看到了昏迷的华隆,于是大家一起把华隆送回家去。
    从这时起狗就开始不吃饭,一直到华隆清醒过来它才肯进食。华隆得救后十分感激狗,越加的爱惜它,对待它象自己的亲人一样。
  ————《搜神记》晋:干宝


  阅微草堂和聊斋是志怪小说里最经典的作品了,我家的那两套快啃烂了:p不过在这个帖子里我就不贴着两部书里的故事了,因为聊斋大家都看过的,阅微草堂则有位朋友在这里有个帖子,专门讲里面的故事,人家翻译的好棒的,我就不要班门弄斧了~~~


  志怪小说里并不一定都是灵异的故事,很多是作者觉得奇怪记录下来的真实事件(其实灵异事件那时的人也是当真的在流传的~~),大家看下面这个:
   乾隆二十五年的时候,荆州地区暴发洪水,周王山在这次洪水中崩裂了一部分,有块璞玉顺流而下,被当地的一个农民发现。他用锄头敲碎璞玉,石头里有一只玉碗。玉碗的质地温润洁白,而且上面没有雕琢而有血色渗透的痕迹,碗口的周长有六寸多,可惜的是农民在敲碎璞石的时候,这只碗也受了损害。
   众人都想不通玉碗怎么会生在璞石里的,有见识的人说:“这肯定是千年前富贵人家的玉碗,掉在泥土中,久而久之泥土由于气候干燥变成了璞石,就把玉碗包裹在当中了。”
  ————《子不语》清:袁枚
  
   很有趣的故事,跟现在的一些难以解释的事情不谋而合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史前文明。


  这个也是子不语里的:
   道人江文谷在洗心池边培土垒了一个小丘,再在丘里面垒石架窗,砌成了一间小屋子,他自己就盘膝坐在屋子里,并借嘱咐他的徒弟:“你每天来读以着小窗呼唤我,我答应了你就离开,如果不答应,你就进来收拾我的遗蜕。”一连三天,徒弟呼唤他他都答应,到了第四天,徒弟照常去呼唤他时里面回答说:“真讨厌,我去了。”然后再叫他就没有动静了。徒弟开启石门来看,尸体已经僵硬了,所以就成这里为“活死人墓”。
  
   嘿嘿,看到最后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贴这个并不有趣的故事了吧?
  真想知道金老先生是看过子不语得到的灵感还是两位才子心有灵犀呢?


  再贴两个关于动物的:
   大庾岭的百姓李某家养着两只雌猫,它们各生了四只小猫。两只雌猫轮番进出,不分彼此的共同养育双方的小猫,开始李家的人觉得很奇怪,时间长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十来天以后,其中一只雌猫被狗咬死了,另一只雌猫就把死去的猫的孩子全衔到自己的窝里来,和自己的孩子放在一起。失去了母亲的小猫们愤怒的叫着,好像无法和新的环境、新的幼猫和睦相处,雌猫就很耐心的一个个的舔它们、哄它们,想把它们都保全下来,不忍心抛弃这些没有母亲的孩子。同时喂养这么多小猫,时间一长奶水不够,雌猫慢慢消瘦下来,但是它依旧每天忙碌着,不分彼此的照顾这些孩子们,直到小猫们都可以自己吃东西。
   ————《夷坚志》宋:洪迈
  
   上面这个故事虽然感人,但是并不出奇,再看这个也是记载在夷坚志里的故事:
   张子韶在南安军住所堂屋东廊的房檐下,有两只燕子各垒了一个巢。其中一个巢里的小燕子已经长大飞走了,另一个巢里则有几个小燕子每天等着母亲喂养。有一天一整天了还有孩子需要喂养的母燕都没有回来,大概已经被什么东西捕食了,小燕子们哀叫不停。
   张恨怜悯这些小燕子,就把它们移到另一个巢里,希望那里的燕子能看在同类的面上,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不久巢里的大燕子回来了,在外转悠着不肯进去,随后就飞走了,但是马上又飞了回来,衔着东西去喂小燕子,小燕子们争着去吃,张看到了心里很安慰,觉得小燕子们这样就有救了。不料过了两天,张又去看那里一看,巢里鸦雀无声,再看地上,小燕子们都折翅、蹬腿、张着嘴,闭着眼睛的死去了,再仔细看,它们的喉咙里都有荆棘——那只燕子喂它们的原来是这种东西。张为了这件事叹息了很久。
  
  


  屠赤文人陕西两当县县尉时,雇用了一个姓张的厨师,张非常能吃、力气很大、身材魁梧,但是没有左耳,屠赤文问他是怎么失去耳朵的,他说了这样一段经历:
   我原本是四川人,家族里三代都是以打猎为生,祖上传下来一部奇书,书中教授了一种奇异的本领:抓把风往鼻子上一闻,就可以知道什么野兽来了,我自小也学习了这种方法。
   一次我在邛崃山打猎,山里有个地方叫做阴阳界。阳界比较平坦开阔,阴界则十分陡峭险峻,所以人迹罕至。我开始在阳界打猎,但是一无所获,于是带上干粮到阴界去。
   走了五十多里路,天色已晚,我远远望见十余里外的高山上燃起了一片大火, 火光冲天,把山谷树林照耀得好像白天一样,随后刮起了一阵怪风。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就抓风闻了闻,风的味道却是书里没有记载的。我心里十分惶恐,于是爬到了树上张望。


  不一会火光渐渐近了,大火中显现出一座大石碑,石碑的上端雕凿成虎的形状。石碑光芒四射,好像成千上万的火炬,照遍方圆数里。它慢慢的向前移动,到了树底下时发现了我,就忽然升高了三四丈,好像要张口把我吞下去的样子,差一点就要碰到我身上了,我屏住呼吸一动也不敢动,那个石碑看够不到我,就又慢慢的向西南方移动走了。
   我心里暗自庆幸自己脱险,想等到石碑走远了就从树上下来逃走。
   忽然,我又看见成千上万条蛇铺天盖地的涌来,大的有车轮般粗细,小的也有米斗般粗细。我心想这些要被蛇吞噬了,更加惊慌起来。谁料这些蛇竟然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因为它们起飞的地方离树很远,我躲在树上竟然毫发无伤。只有一条小蛇飞得比较低,从我的耳边擦过,刹拿我觉得疼痛难忍,伸手一摸,鲜血直淌,我的左耳已经没有了。
   这时那个石碑还在前面,站在哪里纹丝不动。


  这时那个石碑还在前面,站在哪里纹丝不动。凡是从石碑旁边经过的蛇都变成了空壳,纷纷落地,好像万条飘带落下,我只听到一阵阵吸食蛇肉的声音。过了一会蛇群过尽,石碑也走远了。
   我一直到天亮以后才敢从树上下来,慌忙之中找不到来时的路,在山中迷失了,幸好在山里遇见了一位老人,我就把奇怪的经历告诉了他。
   老人说:“我是世代住在这里的山民,你昨天遇到的是禹王碑。当年大禹治水来到邛崃山,遇到毒蛇挡道不能前进,禹王大怒,命庚辰杀蛇,然后立下两座石碑来镇压群蛇。禹王当时指着石碑说:‘你们将来成神的话,要世世代代杀蛇除害。’至今已经四千年了。后来石碑果然成了神,并且牢记着禹王的嘱托。石碑有一大一小,你幸亏遇到的是小碑才侥幸没事,如果是大碑的话,它一出来大火将烧遍方圆五里,草木皆成灰烬,你恐怕就难逃一死了。这两座石碑都以蛇为食,所到之处都驱赶着蛇,蛇都在拼命逃窜顾不上伤人,但是你的耳朵已经种了蛇毒,到了阳界一见阳光就会死
。”于是老人从怀里取出药来为我疗伤,并且给我指明了道路,我们这才道别。
  
  ————《子不语》清:袁枚
  
  我打字太慢了,可算把这篇打完了……
№0 ☆☆☆纸醉金迷 2006-03-04 11:14:51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在GOOGLE论坛上搜到的,可能是可蕊姐早期写的,我以前没看到过,就把它转过来了。
№1 ☆☆☆纸醉金迷2006-03-04 11:15:52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好看
№2 ☆☆☆乐履尘2006-03-05 03:14:46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哼哼~
№3 ☆☆☆江榕2006-03-05 04:09:59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谢谢金子~
№4 ☆☆☆青伶2006-03-05 12:47:51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用谢~ 这都是金子应该做的~
№5 ☆☆☆江榕2006-03-08 05:06:59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强贴!拜一个!
№6 ☆☆☆不知道我是世2006-03-08 14:14:36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有几篇我看过
№7 ☆☆☆雪绒花和庄静2006-03-15 21:01:20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长知识了呀~~~~~~~~~~~~~~~~
№8 ☆☆☆路妖甲2006-03-19 16:03:18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5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