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风弄无声
主题:当你什么都不说时——评《相会于加勒比海》 [1]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古人曾云“沉默是金”,国人大抵是将其奉为人生信条的。原本即是如此——这世上纷扰何其多也,若事事都要插上一脚,句句都不肯退让;那么你就算不被累死,也早晚被人整死。这是可以预料之事,于是中国人全体沉默。不论是在宴席的高谈阔论中突然遇上尴尬时,还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所有人都知道三缄其口的重要。


所以,凡人都让上这么一步,期望能皆大欢喜。



就象鲁迅看到记录片中中国人麻木地旁观自己的同胞被处以绞刑,不发一语。



真的,不发一语。



王小波告诉我们,这叫“集体失语”。国人向来擅长此招: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总是下意识地逃避,婉转地拒绝,轻轻地转身,生怕担上责任。想我国历史悠长,可歌可泣的壮烈却总是来得讽刺。仿佛不到穷途末路时,大家就忘了嘴巴的功能;统统沉到下面去,歌功颂德或退隐山林。对比起妻梅子鹤的林居士来,如王骆宾般讨檄武则天的也就显得分外弥足珍贵了。



在大事上我们的拖泥带水连带着反映到生活中,也显得中国人的迟疑和软弱。即使面对的不过是鸡毛碎皮的爱情时,我们依然惟恐自己是先投降的一方,惟恐自己输得彻底,因此分外矜持、三心二意、彷徨失措,下不定决心。



但爱情是否经得起这样的迟疑?



很多时候,我们到头来才明白就在沉默的一刹那——爱情已经逝去。英特格拉姆说:“真情永远脆弱得仿佛水晶,你稍一不慎,它就不可复合。”你在紧要关头什么都不说,其实代表什么都说了。



爱情不可能经得起你的等待,也不可能经得起你的隐忍。它,就要你的干干脆脆,说一不二。否则伤害得不止两个人,或许是三个,也可能四个,甚至更多。而最可怕的是,你到末了,发现:本想保住自己,结果伤得至为彻底的正是自己。



曹出云啊,曹出云啊。说到他,就一声叹息。这个人物的悲剧性早在一开头就定下基调——只因为他什么都不说。



他顾虑众多,瞻前顾后,生怕有什么闪失。这本没什么出奇,现实中如此人物多得去。但他的致命处是狠不下心。当初既是决意放弃锦辉,要追求自己的前途,那就断得干脆些吧;他却偏不,仿那儿女情长,妄想异日发达后再来得回锦辉。这叫怎么回事呢?天下岂有这等便宜之事!



因此他苦果从此种下,奢求一日不灭,他就受煎熬更甚一分。一方面,他在不断为昔日的负心受良心上的谴责,日日不得安宁,且更为刻骨地思念锦辉;另一方面,他又要勉强压抑厌恶,和他的妻子周旋,在和美好的锦辉对比后,想必更是无法喜欢上她一点半点。生活真到了这份上,也够苦的了。比较而言,锦辉在欧洲始终满怀希望地等待出云,倒是更安然些了。纵使伤痛已在,寂寞难谴,总不至于一分钟都待不下去的境地。



后来呢?出云的错在于一步错,便越来越错。自投罗网来形容他是再合适不过了,掉在经世算中也是报应。他本不是一个有手腕的人,和老丈人斗法只是迫不得已之举,头脑发热下的蠢事原做不得准。若没有经世的帮助,大概最终还是要屈服的吧?



可是,不!经世就是要他决绝,此时的决绝正可陷他于悲惨中,没有丝毫退路,且永世不得超生。出云这种自私却没有能力的人,只好随着别人起舞了。



他越发决断不了,只能始终沉默,不发一言地彷徨两段爱情之中。他既抛不开对锦辉的无尽思念,又迷惑于经世带给他的温暖。他此时若真能发狠忘记锦辉,那就真的无敌了。纵使令人不齿,却也刀枪不入,管你经世如何老谋深算,我已厚脸皮成这样,如何都是不吃亏了,想那方家老三有三头六臂也要徒呼奈何吧。



但出云不是这样的人,因此悲剧不可避免,从一打头便直奔过去,拉也拉不住。他总是什么都不说,和锦辉分别时他就不语,在和经世在一起时仍然咬紧牙关,来回摆动,层层加深自己的痛苦。直到经世下了绝手,用海中溺泳来逼迫他,这才松口给出承诺。



然而,这又是怎样一个时刻啊!他说出“只有你一人”的那刻,正是原本也什么都不说的锦辉站在门外的时候。好了,到此为止,再也没什么好说的。除了死之一途,锦辉已无处可去,支撑他世界的信念——崩塌!



可笑!谁都不说!那出路会在哪里?出云妄想功成名就后再和锦辉说,锦辉幻想两人重逢时再和出云说,经世阴谋着最后一击后再说,甚至会永远不说吧!于是,群体沉默。



那一步都希冀别人首先跨出,虽然心理各不相同——有的是贪婪,有的是疯狂,有的是真切。但本质上这并没什么不同,都是在懦弱,抗拒不了自己,同时也抗拒不了环境。中国人就这样坚守自己的中庸,虽早被证明那有多么无谓,却很是乐此不疲,仿佛在过家家一般。以为爱情就真那么简单,要得就得,有那么一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气派!



我们都以为自己很坚强,很能干,很有原则。只不过是偶尔沉默一下罢了,别人都这样的,我为什么不可以呢?你看,多富阿Q精神!钱谦益在一声不吭背叛他和柳如是的共同信仰时,大概也还是认为自己乃一代大儒,做汉奸不过是不得不尔罢了。李香君在拿着桃花扇时约莫也是颤抖着默想:侯公子怎么会做出这般有愧大汉子民的事呢?



瞧!大家都在默想。默想真能出实干家吗?还是爱情也会这样不期而至?



最后,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切都是由经蝉说出。故事由此拉下剧幕,谎话都被戳穿,陷阱都被揭破,心理都被摧毁。出云只能去死,他背叛了和锦辉的爱情,同时也认识到和经世的不可能。他做了何其糟糕的决定,一切都被弄砸了。



曾经,他怀着期许,能有朝一日和锦辉相会在加勒比海,共度那分分秒秒。但后来大家都知道,这不过是镜中水月。方家牢牢掌控了锦辉的命运,于是等于掌控了出云的命运。即使在这一仗中出云能把持住,但后来会有一关接一关的考验,难保他的沉默不会害了他。更何况,最后的最后,方家仍会按照家训毁掉锦辉。



结果早已注定,不可更改。



出云和锦辉只会是悲剧。我们在结尾处被重重击倒了——这是何等悲惨的结局?!即使谁都说了自己该说的,结果仍不会有任何变化,唯一分别在于早死晚死而已,或者是死一个还是两个而已。



故事其实不是一个真实。在现实中,不可能有这样的人家,会为了自己的永远强大而毁灭一切,也不能有人会犯下如此不可饶恕的罪行仍逍遥法外——对这点我总是分外坚信。因此这个故事只是一个不彻底的现实主义,它不是告诉我们爱情的美好,而是话语权的珍贵。爱情,经不起一再的一语不发。天长地久、心心相印,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它在我们身边出现的几率相当于哈雷彗星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两次一样。



所以,当你什么都不说时,就永远别说吧!



因为,你已经没有机会再说了。
№0 ☆☆☆望天 2004-04-12 21:05:18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很新颖的论点,话藏在心里还是宣之于口,有时候结果天差地别。
我越来越觉得,作者写文,是因为有很多自己也不明白的情绪隐含其中,因为无法理解而只好借用故事表达。因为我写的时候,未必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领悟,反而是大家读后说出自己的感想,我才会恍然大悟,大点其头,说声对对对,正是这样的感觉。
 
再次感谢所有花时间和心血写感想的大人,你们的感想给弄很大的启示。
№1 ☆☆☆风弄2004-04-13 09:13:56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5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