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动漫大家谈
主题:看了忍者火影,,总觉得白这个形象有森兰丸的影子 [5]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刚开始看的时候,对白的性别,他和再不斩的暧昧都有点迷惑..
看完这个帖..终于有点了解...

(转帖)


织田信长与森兰丸

  织田信长与森兰丸这两个名字,就算是一点也不熟悉日本历史的人也应该听到过吧。汗,玩过日本战国游戏的朋友们大概会记得,打到游戏结尾,终于要在本能寺消灭织田信长时,第一个面对的boss级人物就是森兰丸。

  不过游戏中森兰丸很弱,基本上一击就可以解决掉。但这时候,一贯冷酷、血腥、残忍的信长居然悲吼一声,扑上前来。这是整款游戏中信长唯一显露出人性时刻。连游戏设计者也会考虑到这样的情节,看来信长与兰丸不愧是战国最出名的情侣了。而事实上,他们两人也的确有着值得大书特书的感情,才如此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织田信长,战国一代霸主。若非有本能寺之变,作为信长继承者的丰臣秀吉未必能有以后那么大的作为,甚至天下是否会为丰臣所有也未可知。历史上织田信长以残忍著称,有第六天魔王的称呼。他曾经把自己妹夫的头砍下来制成酒具,还亲手杀掉了自己的弟弟和姑母,对待与他为敌者,哪怕是自己的亲人他也决不会手软。不过我个人以为这一点也没有什么,能成一番大业者本当如此,何况想想我们中国的皇帝比他狠的多着呢。 其实这位大人的魔王名号,主要还是因为曾在围攻一座寺庙时(抱歉,忘记是什么寺了,反正我也不是正而八经写历史,大家看过算数),脸不改色心不跳,活活烧死了几万人得来的。

  可惜的是世人记住了信长大人的残忍,却忘记了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人。这点日本史书没有相关记载(日本历史资料相当希缺,所以连《甲阳军鉴》那样错误百出的史书也可以作为一级史料,故很多事只能靠后人推测了),却绝对是有据可断。

  首先,织田家是出名的美人世家,织田信长的妹妹有战国第一名姬的美誉,是战国时代最出名的美女,第一次嫁的丈夫被信长杀掉以后,这位美女改嫁织田家的重臣柴田胜家。信长死后丰臣秀吉得势,逼死了前田利家,想娶信长的妹妹(这时候呵市应该快40岁了,还有这么大魅力,汗~~~~~),可见乃兄长的长相也绝对不会差。

  其次,还有一点可以证明信长的美貌。信长其实有女装的爱好,而且对于自己的容貌也颇为自负。一次打了胜仗,众将庆功,喝酒娱乐,但估计就是表演表演古代英雄,比划比划刀剑,没什么花头。此时却惟独不见信长,于是众人皆以为信长不来了。喝到半当中,外面突然走进来一个盛装美妇,倾城绝色!直到那女人坐到信长的位子上,大家才发现她居然是信长装扮的,晕倒。天啊,信长如果不是美男子,怎么可能做到啊!!!

  还有,史书真实有记载的是在信长50岁时(死前不久),他还在节日庆典中亲自御马骑射,而且表演了种种高超的技巧,风姿卓绝,无人能比! 所以,信长大人的容貌绝美,当非虚言啊!!!

  另一位,森兰丸。恐怕不用我说,大家也应该知道他的长相之出众吧。算了,还是说点具体的。森兰丸本名森长定,又叫森乱、森御乱、森乱成和,乃父森可成,比较出名的一个哥哥是森长可(他父亲共有6个儿子)。史书中是没有兰丸这个名字的,兰丸是小名,但比较为众人熟知。

  据说森兰丸长的极美,见者无不惊为天人。曾有外国使臣晋见信长,结果看到信长身边的兰丸而惊艳的说不出话来(由此可以证明,兰丸的容貌就算以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也绝对称的上倾国倾城,而不会象看到冲田总司照片那样叫我厥倒)。

  织田信长对森兰丸的喜爱已到无以附加的地步。并且种种皆有据可查。比如,日本古代,男子幼时留长发,行成人礼时必须束起,从此不能再披发。可是因为信长实在对兰丸长发披肩的样子爱不释手,万不忍心兰丸束法,于是亲自写了道命令不许他行成人礼,弄得兰丸相当尴尬,在17、8岁时仍要作少年披长发状(日本古代男子13岁行成人礼),可见信长对兰丸之宠爱之情。不仅如此,每每打胜仗,即便兰丸留在后方,信长封赏最多的还是他。森兰丸17岁时,他就已经是拥有两座大城池的大名了(是当时信长手下最大的大名)。不过这种封赏基本上也没什么意思,因为森兰丸一直服侍信长,不离左右,根本不可能去自己的封地,所以也是最有名无实的大名。

  后世对于森兰丸的印象大多视其为信长的男宠,其实这对于兰丸来说是极其不公的。客观的讲,森兰丸很有才能,信长几乎所有的事务都是由兰丸替他打理的,包括后来信长的儿子要见父亲都要通过兰丸来安排,如果不是信任兰丸的处事能力,信长是决不可能放手到这种地步的。事实是,兰丸不论是在军事或政事上都为织田信长提出了很多建议,如同秘书一样处理了许多杂事,始终陪在信长身边为他分忧解难,是信长绝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这点与他的出身也有关系,因为森兰丸的父亲本身也是服侍织田一家的家族重臣之一,而且为织田家尽忠战死,因此兰丸是以一位臣子的身份辅助信长,而非普通的男宠而已。补充一点,似乎兰丸还是负责信长安全的忍者首领,这个我不是太确定。另外据史料记载,森兰丸长于数理,那个时代的人会数理,是相当难得的,可见森兰丸除了绝世的美貌之外还有非常好的头脑,这才是他能长久跟随信长并得到充分信任的根本原因。

  信长与兰丸之间的暧昧关系,正史野史多的说也说不清。其中野史中有言,甚至信长之死也与他太过宠爱兰丸有关。据说明智光秀之所以会背叛信长,发起本能寺之变是因为听到了信长与兰丸的一段对话——

  一次外国使臣进贡了一大批珍宝,信长在其收藏室中突然兴起,问兰丸要什么,允诺无论什么只要兰丸喜欢都给他。兰丸笑笑不语,信长便道你不要说,把要的写在手上让我来猜,结果信长把猜测兰丸想要的也写在自己手上,两人一对,果然是同一样东西,城池(实在抱歉,我已经忘了这么关键的城的名字了)。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当年兰丸的父亲是为了攻打这座城而战死的,兰丸想得到这座城池以悼亡父,也属人之常情。信长看到自己猜对了非常高兴,对兰丸说你不要着急,三年以后一定给你。可是当时这座城的大名已经是明智光秀,光秀听到这段话以后惶恐地以为信长一定会对付自己,剥夺他的封地,所以先下手为强发动了叛变,最终在本能寺杀掉了信长。当然这是野史,不足为证,仅是一种传言而已。但至少说明了信长对兰丸的喜爱、宠溺的确是到了众所皆知的地步。

  最后,信长与兰丸皆被烧死在本能寺,其情惨烈。正史记载,信长当时已是天下霸主,而且他为人不拘小节,性豪放(这点从他会扮女装就可看出),出游时常常只带数十人,那次恰逢庆典,他的亲信部队也不在左近,信长就只带少数随从游本能寺,结果被一直伺机的明智光秀带了几万人包围在了寺中。这种情况之下,随从纷纷劝主公赶快自尽,免落敌手后遭到羞辱,信长却不肯听从,反而亲自帅众战斗(我以为,这倒不是因为信长有突围而出的幻想,几万人围了寺,怎可能逃的出去,这纯粹是由其性格决定的,信长的骄傲是不会允许他不做抵抗就乖乖赴死的),信长一生豪迈,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亲自上阵,杀的兴起,一直杀到身边只剩下2、3人的时候才平静地提刀转身对森兰丸道:“阿兰,帮我挡一下。”(这是信长的最后一句话)然后进入寺里从容就死,兰丸等人也随即放火烧寺,追随信长而去。(可以一直守护信长到最后一刻,也足见兰丸的胆识与勇武,这岂是男宠可以做到的?!)大火之后,明智光秀却怎么也找不到信长的一丁点遗骨,惶惶不可终日,怀疑信长未死。不过信长的确是与兰丸一起死在了本能寺中。信长当时才49岁,正当盛年。森兰丸当时未满20。

  兰丸从十二岁起服侍信长至死,是信长一生最信、最爱的人。信长对兰丸的感情甚至是超过妻儿的,信长先后有二十几个妻妾,在战国群雄中属于很少的,有三个儿子,却并不常常见面,这在战国时也属平常。森兰丸甚至知道信长随身配刀上菊花的瓣数,这点实在难以想象,因为战国时象信长这样的人物,配刀贴身携带,怎可能交给他人?但信长出恭时却解下配刀给兰丸拿着,这绝对是性命相托!之间的情谊由此可见一斑。直到本能寺之变,两人生死相随。想象那万人的围逼中,回头,淡淡地对与他一起浴血死战的恋人道:“阿兰,帮我挡一下。”包含多少信任与深情,叫人怎不动容啊!!!

    战国乱世,刻骨铭心的,不止是战场风云、明争暗斗、群雄逐鹿,还有那不灭的生死之情……


PS:
诸位,这篇文章是我在学校里凭记忆写的,回家仔细查资料后作了一些补充:兰丸是从12岁开始跟随信长。14岁开始,信长就让他处理政事,16岁起基本上信长的一切事务皆由兰丸打理,包括公文往来、接见使者、生活起居,并一直作为信长的使者出使各地,还担任伊势迁宫资金支出担当(果然数学很好)。给我的感觉是兰丸将内务大臣、外交大臣、财政大臣,数职兼于一身。不仅如此,地方志甚至推断事实上从兰丸父亲死后,兰丸就开始担任信长身边守护的忍者众的首领。这个说法可信度有70%,为什么呢?因为信长是疑心很重的人,他只相信尾张(出生地)、美浓(他老婆家乡)的忍者众,这和他后来杀戮太多有关。另外有个不算理由的理由,就是在一部日本动画片中设定兰丸是信长的忍者(呵呵,这部片子中兰丸是盐大配的呢,虽然只有没几句话,还是~~~~~~~~~~心一个!)。汗,如果真的如此,那就要再加个头衔“国防安全大臣”(开个玩笑)。

有人问我写的是野史还是真正的历史,在此声明,凡非特别注明是“据说”的,都是有见于良质史料记载的,决不是我杜撰的。当然如果真的有兴趣日本战国史的,还是应该去翻阅真正的史书。
№0 ☆☆☆我是新来的 2005-04-11 10:10:43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在白的身上有不少”森兰丸”的影子,一样的俊美少年,甚至一样披着长发(以至不少人怀疑白的性别),一样是主公身边最忠心的忍者和军师,甚至是爱人,(日本战国时期的大名大多既有姬妾也有男宠,俊美少年很受欢迎,汗,,原来日本人从那么早就喜欢俊美少年了)
 
№1 ☆☆☆我是新来的2005-04-11 10:37:0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至于白带面具这点,倒是和战国另一个有名的美男子高阪很像.
 
没耐心的看这段好了
 
高阪另一个名字是春日弹正忠,他是战国有名的三弹阵之一的“逃弹正”,为什么有这个称呼的说法非常多,而其中一种就是说因为高阪实在生的太漂亮了,经常被人追的到处逃。这当然是戏谑之言,却也足以证明他的美貌,而且真实的史实是,昌信在和信玄一起见上杉谦信时始终戴着面具,这就叫人颇费思量了。但在山梨信玄公宝物馆的昌信画像上,他确实是戴着面具的,我无法解释原因,只能告诉大家,上杉同样喜欢美少年(这在战国诸位大名中是相当普遍的,“众道”在当时是受到赞赏的)。
 
(转帖)
 
日本战国最悲剧的情侣——高阪与武田
  
此文为BL,对此敏感者勿看。
其实这篇以及关于信长的那篇我已经贴在原创区了,不过既然有人说要看,我就搬到这里来,与喜欢耽美,喜欢日本战国的朋友交流。
 
  写高阪虎纲和武田信玄的之间的感情,其实心里很酸。因为信
长和兰丸虽然惨烈地死于本能寺中,但至少信长完成了他一生的霸业,兰丸也得以至死追随他,可谓是轰轰烈烈,生死与共。而高阪和武田就实在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他们早年意气风发,创下武田家最辉煌的时代,走时却带着终身的遗憾,同时也伴随着武田家的终结,何等悲凉。哎,不说这些,还是先写写他们两人为何与信长和兰丸一样八卦多多吧。
 
  首先介绍一下高阪其名。高阪虎纲这个名字目前使用于日本历史书当中。但大家比较习惯称他为高阪昌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甲阳军鉴》的作者。曾说过《甲阳军鉴》是一本错误百出的史书,不过高阪吃的是武田家的皇梁,替武田家说些好话也在所难免,而且日本的官修史书非常缺乏,所以《甲阳军鉴》仍然是相当珍贵的史料,也是考察高阪与武田关系最最重要的材料。不象信长和兰丸的事情有许多为后人杜赘,他们的诸多事情都有书为证,且出自于本人之口,可信度极高!!!
 
  那么昌信(这个名字比较为大家熟悉吧)是怎么和信玄(为与武田家其他人区别,这里开始称信玄)认识的呢?其实,昌信出身并不卑微,他比信玄小7岁,生父是豪农或者可能是武田家的御用商人,原名叫春日源助,跟了信玄以后才叫昌信。我最头痛的一点就是高阪昌信的名字实在太多了,这里就说一个比较重要的,大家记住吧,就是春日弹正忠(这个后面要提到的)。昌信是他父亲唯一的儿子,却没能继承家产。为什么呢?因为他老爸一直生不出儿子来,所以就让昌信的姐姐招赘,并且和女婿家说好将来让女婿继承家业,结果没想到后来老来得子有了昌信。这下,他爸拿不定主意该让谁来继承家产了,于是在这种悬而未决的状况下,他父亲便去世了。为了争夺田产,昌信和姐姐一家一直闹到打官司的地步,最后昌信还是输了(当时他16岁,要人家把偌大的一份家业交给一个孩子的确不太可能)。一无所有的昌信不知何去何从,最后投入武田门下为武田家工作。这件事是《甲阳军鉴》里昌信告诉他侄子(该书后半部的作者)的,并且还记了这么一段话,也是出自昌信之口:“虽然打输了官司、失去了祖产是很难过,但是也因为这个缘故,我才有机会拜在御馆公(指信玄)手下为将,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哦,好肉麻啊~~~~~~~~~)总之,这就是昌信和信玄之间命运的相会!
 
 和森兰丸一样,昌信也是从小姓做起,并且符合当时的潮流,他跟信玄之间很肯定是有床第关系的(汗,战国的大名好象都好这个)。不过问题是信玄这个人似乎是个花心萝卜,尤其是在放逐了他父亲信虎之后、刚做领主的一段时间,更加胡天胡地。每天不是外出闲逛,就是在家一觉睡到天亮后又和侍女宠童乱搞到破晓(啧啧,厉害!)但是,信玄在还是非常喜欢昌信的,对其他人估计也就是玩玩而已。直到有一次,一段时间里,信玄突然开始常常造访另一个侍童弥七郎,这次大概是真的有那么点意思。于是昌信开始吃醋了:“主公您最近对我这么冷淡,该不是移情别恋了吧?”(这种话估计昌信不敢当面说出口,但肯定某种程度上向信玄透露了自己的委屈)信玄当然还是非常非常在乎昌信的,于是便写下了一封时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的“爱的誓言”,大意如下:
  
  
  
  作者: 220.174.46.*     2005-4-11 10:36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日本历史上的战国美男子 与 "白”  
  
  “我最近之所以常常去看弥七郎,不过是因为他最近生病了;我过去从来没有让弥七郎侍寝过,今后也绝对不会有,请你相信我。(相信你才有鬼,不过放心昌信一定会信你的~~~)我对源助(前面说过是昌信的原名)的心意绝对不会有所改变。我日夜徘徊,寝食难安,就是为了我的心意无法传递给你而感到困惑不已。如果我骗你的话,我愿意接受甲斐的一、二、三大明神、富士、白山、八幡大菩萨还有诹访上下大明神的惩罚。(汗,老兄你可以靠写情书、编琼瑶剧来混饭吃了)本来这种誓言应该要写在正式的起请纸(拿来写对神明的祈愿的纸,上头盖有神符,也就是神社的印章)上头,但是因为甲斐这边的神社人员管理得太严格、我拿不到,只好先用一般的纸写信给你,晚一点再用正式的起请纸写。(好感动啊,连我也快相信了,爆汗)”
 
  哇噻~~~~~~~~这这这大概是史上最叫同人女兴奋的情书了。绝对是史无前例、空前绝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肉麻”啊!!!!!!(寒一个!)这封情书的原文目前被收藏在东大图书馆,有机会的姐妹们一定要去看啊!!!!!我我我好想去看,有机会一定要去!!!555~~~~(兴奋的啜泣声,汗,作者这个女人快不行了)
 
  这封情书一出,昌信高兴非凡,不但把这封信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让后世的人捉到两人暧昧关系的如山铁证(汗,好象已经不止是暧昧了),还自傲到在日后所著的《甲阳军鉴》里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只摘关键部分):
 
  “......(前略)(我)蒙受主公的种种爱护、在主公的呵护下,就像一朵牡丹花似的被培育成长......(中略)主君要用全心培养家臣,家臣才能有能力......(后略)」(看得有点想吐,又开心地想晕,果然是一对,连写信都一样肉麻,真的好露骨哦~~~~~~~~~~不知道世界情书大全有没有收录这么旷世伟大的爱之信,呵呵)
 
  姑且不论信玄爱的告白有没有太夸张,但是后来他倒的确动了真格,要用起请纸来抄录这封情书。用起请纸写东西在当时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绝对比什么歃血为盟来的隆重多了,到底有多严肃我也说不好,反正不亚于一个晴天霹雳就是了。这样做当然招致了老臣们的一片哗然,居然用写给神的纸来写情书,亏你想的出,于是老臣们费劲心机竭力阻止,信玄也只好做罢了。然即便如此,这也证明了在信玄心里昌信确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昌信大概从18岁起,就开始真正地为信玄工作了,也就是说不是做小姓了。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一下,昌信确实是非常有军事才能的人,能做到武田四名臣之首,完完全全是他自己凭赫赫战功拼下来的,这点连和他处境非常相似的兰丸也不能与之相比。当然了,这还要归功于信玄能舍得下,肯放开手让昌信去施展自己的才能,(织田信长就不愿放手,使得兰丸在后世的印象中多为男宠,实在可惜)所以,从这点来说昌信还是幸运的。
 
  不过,即便信玄让昌信离开自己——去作为独立的政治人物活跃于历史舞台上,信玄对于昌信的偏爱与恩宠还是不能不叫人嫉妒。昌信表现出色确实不假,第一次出任使番的昌信在3天内立下3次大功,后来又在小岩城战略中立下功劳。可是不管怎么说,25岁就做了侍大将军,昌信的升官速度还是快的异乎寻常,简直是可以媲美坐火箭升太空了。这么明显的偏心当然惹的家族内一片非议,谣言四起。可是,信玄丝毫不为所动,继续提拔昌信。2年后昌信就做了城代,此后负责修建海津城,终于在30岁时又三级跳远——成了海津城的城主(海津城是牵制上杉家的屏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年纪轻轻的昌信此时已经坐上了武田家臣的第一把交椅。且因为频频立下战功,昌信建立了相当的威望,家中不满的声音已变成了一片盛赞:“昌信作战用兵为军团第一!”
 
  之后上杉家和武田家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这场战役后,信玄再次大大地封赏了可说是已经赏无可赏的昌信——令昌信入赘继承信浓名族高阪家。这样一来,昌信就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武田家的重臣。这是昌信人生的一大颠峰。
  
  
  
  作者: 220.174.46.*     2005-4-11 10:36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日本历史上的战国美男子 与 "白”  
    但是,尽管昌信驻守海津城,肩负武田家最重的使命,领九千贯,调四百五十骑(是家族掌控兵力第二多的人),位及人臣,可在他心中却是寂寞非常。正由于担负的责任重大,昌信必须长久地留在海津城内,只有在冬天大雪封山,阻碍了上杉家的行动后,他才可以自由活动。我无法考测昌信是什么样的心情,只能从《甲阳军鉴》的只言片语中去感觉一二。
 
  与昌信不同,同样是武田四名臣之一的马场信春却是常常带着五十骑左右的精锐随侍在信玄身边,不论是冬天、夏天,只要打仗,就会看到信春赶去当先锋,把城丢给昌信管理。于是高阪昌信在《甲阳军鉴》中写下了“马场美浓守大人总是陪在(御馆公)身边”。是寂寞?是羡慕?是嫉妒?我不得而知,只有一丝不着痕迹的悲伤淡淡地弥漫在那字里行间。
 
  在昌信45岁的时候,武田信玄展开了他一生最辉煌也是最后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连人在海津的昌信也接到了出战命令。这就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三方原会战。在信玄频繁的外交策略下终于形成了对信长的包围圈,信玄于三方原地区用精锐之师打败了织田与德川两家的一万联军,德川军节节退败,织田军则陷入两面夹击,狼狈不堪。昌信与信玄一起为武田家赢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我之宿愿是让武田旗在京都飘扬!”何等豪迈之言,然而命运又是何其的无情!三方原会战后,信玄的身体事实上已严重地走下坡路了。而家臣们仍对于大好的形势兴奋不已,纷纷主张紧追德川军将之全歼,此时惟独昌信一人竭力反对。原因无他,身为信玄最知心的枕边人、最爱的部将,昌信已经敏感地察觉到了信玄身体亮出的红灯。信玄最终接受了昌信的建议,退兵返回甲斐,却含恨病势在归途中,传言死于肺痨,时年五十三岁。
 
  随着信玄的去世,武田家逐渐由兴盛转向衰败。在信玄的葬礼上,昌信悲痛欲绝,根据信玄的晚年的医生记录:在行葬礼的时候,所有家臣都穿著礼服、戴着乌帽子前来。就只有春日弹正忠(前面提到过,是昌信另一个名字)一人鉴于往日曾受主公的特别眷顾、两人之间关系匪浅的缘故,以剃发、染衣(黑衣,和尚装束。)的样子出席葬礼。”此时的昌信已不是那个叫人闻风丧胆的名将、不是那个武田不可或缺的重臣,而不过是信玄的“未亡人”罢了。
 
  其实信玄死时,昌信已万念俱灰,甚至打算切腹追随信玄而去,结果被信玄的弟弟劝阻道:“要留着有用之身为武田家效力,这才是武士尽忠的方法。”这句话支撑昌信不得不活下去以报答信玄,却不料,等待他的将是6年痛苦的生命。
 
  信玄死后,胜赖成为新的继任者。胜赖本身就有自己的亲信随从,而且胜赖相当讨厌老人们罗嗦,于是便将父亲身边的一干老臣统统送走,去做臣主或者架空他们的实权。一心要为武田家尽忠的昌信同样也不为胜赖重用,只能孤独地守着信玄的遗命:“死守海津城。”独自留在海津,为武田家继续看着北方的领地。
 
  但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大事,长筱会战(又名设乐原会战)爆发。这场战争可以说替武田家敲响了丧钟。这次战斗中,昌信为了防备上杉家并没有直接参与,但他把自己的长子送上了战场。而这次战役给武田家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几乎所有武田家老一辈的重臣全部阵亡,死者中也包括昌信的长子。悲痛万分的昌信还不忘在这时候带去大量物品接应这批残兵败将,为的是胜赖回来的时候不会太难堪。此时昌信决定无论如何要向胜赖谏言。因为这场死伤如此惨重的战斗中,胜赖手下的御亲众却安然无恙,全部不战而逃!昌信冒死(倘若胜赖不听的话,很有可能会用以下犯上的罪名命昌信自行了断)向胜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而胜赖仅仅象征性地采用了一条:迎娶北条氏的女儿。
 
  当年信玄对自己百般宠爱,数度破例拔擢让自己拥有今天的地位,昌信无论如何都想要重建武田家,以报答信玄对自己的知遇之恩。长筱会战后,昌信已经是武田仅存的重臣,尽管他拖着一条老命为武田家鞠躬尽瘁,然大厦将倾,又岂是独木可以支撑的?终于在6年后,亲眼看到武田家的世仇上杉谦信去世,完成了信玄最后的使命后,昌信在海津城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得年52岁,根据医生的记载,死前症状和信玄十分相似。
  
  
  
  作者: 220.174.46.*     2005-4-11 10:36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日本历史上的战国美男子 与 "白”  
  
  信玄死后的6年,昌信以一个臣子能做到的一切苦苦守着武田家的基业,活活地把自己累死。晚年,他甚至不敢用高阪这个姓氏,因为深感无脸面对信玄。根据《甲阳军鉴》的记载,信玄死后,昌信夜夜不能成寐,只有在胜赖与北条家顺利联姻的那个晚上,昌信才唯一一次睡了个安稳觉,这样苦心劳力,身体怎能不垮?昌信至死还在为武田家策划着破坏织德联盟,可还没有等到他亲眼看到,他的计划在织田家和德川家掀起千层巨浪,便已和信玄一样带着满腔的无奈与怨恨黯然离去。随着信玄、昌信两颗巨星的陨落,很快武田家也最终走向了衰灭。
 
  信玄、昌信共同创造了属于武田家的辉煌,甚至一度即将打到上洛,在京都插上武田家的旗帜。亲手帮住最爱、最敬的人创下的基业,又亲眼看着它一步步衰败,无可挽回,昌信心中的痛不是我可以体会的。在胜赖手下郁郁不得志的昌信在《甲阳军鉴》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自嘲的话:在信玄公的家臣里头,有一个名叫高阪弹正的第一胆小鬼……这是武田家第一名臣,战国时代睥睨群雄、屡立奇功的高阪昌信给自己唯一的评价。
 
  5555555~~~~~~~~~~~~~~~~~~~~~~~我真的要哭死了,为什么美人都如此薄命。高阪绝对也是绝世的美人,事实上阿市(信长的妹妹)被称为战国第一美女,而高阪则是战国第一美男子(那森兰丸排第几?应该说男子与女子的评判标准不一样吧,高阪位列第一可能因为他同时也是位十分出色的将领、贤臣)。前面说到高阪另一个名字是春日弹正忠,他是战国有名的三弹阵之一的“逃弹正”,为什么有这个称呼的说法非常多,而其中一种就是说因为高阪实在生的太漂亮了,经常被人追的到处逃。这当然是戏谑之言,却也足以证明他的美貌,而且真实的史实是,昌信在和信玄一起见上杉谦信时始终戴着面具,这就叫人颇费思量了。但在山梨信玄公宝物馆的昌信画像上,他确实是戴着面具的,我无法解释原因,只能告诉大家,上杉同样喜欢美少年(这在战国诸位大名中是相当普遍的,“众道”在当时是受到赞赏的)。
 因为没有任何画像传世,今天我只好任凭想象,想象高阪昌信那旷世绝美的容颜、想象那千军万马中叱咤风云的气度、也想象那海津城里不甘而幽怨地目光。
 曾几何时,落魄少年与有知遇之恩的君主欢嬉非常,留下浓情蜜语、信誓旦旦、也留下万世佳话;曾几何时,君王枕畔、帅军帐中、沙场之上,意气风发的青年进退间潇洒、从容;曾几何时,稳重中年仍是志在千里,豪情满怀。终了却是逃不过命运的戏弄,业未成、身先死、空留恨。没有死在沙场上,那样至少壮烈;没有死在所爱人身边,那样至少安慰;缠绵于病榻上,看着一手建立的武田的荣耀与己一起日薄西山,怎不叫人泪流满襟呢……  
  
№2 ☆☆☆我是新来的2005-04-11 10:38:0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那不叫男宠,叫“小姓”。
№3 ☆☆☆何铁手2005-04-11 10:44:2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看来古人开放得很,男女通吃...
№4 ☆☆☆我是新来的2005-04-11 22:40:0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中国明清两朝也是一样啊。尤其明一代,男风鼎盛。
№5 ☆☆☆何铁手2005-04-11 23:30:5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