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紫竹林
主题:龙潜于渊 ——由《紫星传奇之龙潜于渊》看蒋胜男小说 [8]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龙潜于渊 ——由《紫星传奇之龙潜于渊》
看蒋胜男小说看完《紫星传奇一》,林家妹妹那英姿飒爽、跳脱灵动的形象已在不经意间深入脑海,可以说,这是我最喜欢的武侠小说女性人物之一。
       大部分人看小说其实是在进行一种休闲时间里的娱乐活动。通过阅读小说,人们的感官进入了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把自己或多或少地代入主人公的角色,去经历一种可以与现阶段迥然相异的别样人生。电脑游戏是这种功能的另一种更直观更简约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让不良情绪发泄一空、可以使自我身心得到放松、可以与虚拟人物产生情感共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才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
       女生喜看武侠的本就不算太多。而且,看同样类型的故事,女生看武侠与男生当然会有很多不同。不同之一,也是影响女生多偏爱言情小说,而男生多偏爱武侠小说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读小说者对于角色的认同感。
       无庸讳言,除了聂云岚的《玉娇龙》、萧逸的《甘十九妹》、金庸的《白马啸西风》等寥寥几部作品之外,大部分武侠小说都是以男性视角为切入点的。所以,书中的女主角尽管间或有形象极鲜明的,但其地位仍是远远赶不上男主角。哪怕是第一女主角,往往也只是男主角的配角,根本不能站在与男主角同等的高度来发挥。这一点,即使是极深得人心的黄蓉也不能例外。
       正因如此,许多本来只倾向于看言情小说的女性读者十分青睐于一套《秦宝宝》系列的武侠小说便不会太教人意外。而近来许多言情小说多涉足于江湖之间,以江湖为背景上演一幕幕男欢女爱的悲喜剧,从而衍生出一种介乎武侠与言情之间的亚武侠小说,也实在是大势所趋,如席绢的《点绛唇》、四方宇的《共效于飞》。这些大部分以女性为中心人物的小说极大地满足了更多女性读者的需求。蒋胜男的《紫星传奇》一经问世便引无数读者尽折腰,其原因也正在于此。
       但是,蒋胜男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与言情小说的近亲关系,称之为真正的武侠小说应该是毫不过分的。而且,从她早期的武侠作品如《魔刀风云》一直看到如今的《紫星传奇》,再结合她其他非武侠类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她越来越能娴熟地在作品中代入历史因素,或直接以历史人物为主题,重新演绎她心目中掩藏在历史背后的真实;或以史实为背景,精心想像出许多已失落于史卷却实际在幕后推动了历史进程的人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蒋胜男所写的更近于历史传奇。无论是想像中的历史与想像中的人物,还是真实的人物与想像的历史,她的作品一以贯之的总是一个“情”字。或许世事并不真如此传奇,或许人物并不真如此超凡,但在人情上却是可能发生的(正如妲己与姬发、花蕊与武王),这就够了。
       她笔下的女主角就算是手无缚鸡之力,往往也骨格清奇,不耻于只做男性附庸。更多情况下,她们风流自许,不拘于俗,羞杀众多须眉男儿,堪称一代奇女子。这正符合了现代社会觉醒中的女性意识。所以,不独本来就爱看武侠小说的那一部分女生爱看,就连原本只爱看言情小说的那一部分女生也忍不住想看。《紫星传奇》的林啸(虽然应该叫林蕙,但我个人更喜欢这个名字一些)可为蒋胜男笔下女性之代表。
       关于林啸与《紫星》,评者已多,自不必我再饶舌。我想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有两点。
       其一,蒋胜男的武侠作品若细细剖析,除了主角的性别差异外,其实与男性作者写的武侠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正如同样写玄幻,女性作者所写的《精炎战记》与大部分男性作者所写的就有明显区别。简单地说,女性作者的故事往往更细腻,更煽情一些,从而也更能打动女性读者易感的心一些。
       举个例子,《精炎》故事情节虽然与其他玄幻小说大同小异,但其中心人物却是一个女孩子蕾蒂。这个女孩子本身就便很有可爱之处,她身边更有两个极出色的人物修与帝瑟始终对她死心塌地,深情不渝,这怎不教无数芳心为之忐忑,恨不能以身代之?从男性视角出发写的小说《银河英雄传》中也塑造了两大极出色的英雄人物,同样情节变幻离奇,虽然极精采,却始终无法做到像这样专为女性打造可以为她舍弃一切的男主角,当然也就会令女性读者不能进一步地感同身受,只好或明或暗地失望。
       在漫画《圣斗士》中表面上也有一个众多出色男性为之奋斗不已的雅典娜,但名为女神的她常常会因为种种原因而陷入等待骑士们救援的境地,这故事满足的其实是男性的某种隐秘心理,她的另一个名字《圣斗士星矢》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所以《圣斗士》远比不上《婆娑罗》受女性读者青睐。后者的女主角更纱自己便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与不断成长的能力,她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领导民众对抗残暴王权,绝不甘愿依附于同样出色的情人朱理。这样的更纱也更受女性读者喜爱。
       蒋胜男却兼有二者之长,她笔下的情节既生动曲折,使人心为之动,而她笔下的女性主人公更是出类拔萃,傲视群伦,连本来也算出色的男性之光彩都在这里黯然失色不少。提起秋临风、赵光义,我们也会在脑中拼凑出他们模糊的形象,但在林啸、花蕊等人的光芒下,他们只能沦落为背景。所以,我个人以为尽管蒋胜男的文笔在原创作者群中并不能算是最好的,但这些长处却大大弥补了这一不算缺点的小小不足,吸引着一队又一队的读者如飞蛾扑火般跌入一个又一个深坑,难得生天。

       其二,说蒋胜男的作品女主角形象突出,决不意味着其他角色(包括男性角色)塑造得不成功。以《紫星传奇之龙潜于渊》中刚刚露出水面的朱五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胜男如何善于布局谋篇、制造包袱,以把握住读者的感情起伏,使大家的心不禁随着胜男击下的节拍而起舞。
       虽然故事整体未见端倪,但仅从开始的几章中,我们已可知道:这将成为第一大男配角的朱五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这样一个英俊年少、风流倜傥的人物,谁能想到他从出生起就背负上了私生子之名?
       但是,若能一直为他那只重皇权霸业、缺乏骨肉亲情的生父宁王所抛弃,对他倒反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从宁王将他诱回王府的那一天起,他人生的最大悲剧才真正上演。
       回到王府,即意味着参预谋反不能回头,也意味着要与过去的战友反目,更意味着要亲自对付挚爱。这一切,叫人情何以堪?      
       然而,本来并无选择余地,朱五或可安于江湖,但若曾有过一个机会给他重新选择,抓紧它可能成为天下至尊,即或拒绝,朱五的心也从此无法安宁。何况,谋反失败,他也未必能脱离干系,他那以宁王为天的母亲更将何以自处?
       对我们已具有某种全知全能的读者来说,在看到他出现时,我们便清晰地知道他面临的只能是彻底的失败,这更加强了这个人物出现时的悲剧气氛。因为,朱五本身绝不是一个讨人厌的“坏”人。先不提他本来的能力与人品,只就他参预谋反一事而言,那也是情有可原的。武宗无道,同样是朱氏皇家子孙,自己有能力、有机会取而代之,也相信自己在宝座上可以造福苍生,为什么不能去做呢?并没有受到传统继承制度束缚,而又明知他的努力终将归于失败的我们又怎能不对他寄予深刻的同情?他表现得越出色,这种同情感就越增大。
       看他独倚碧窗,听他低低地叫一声:“小七儿”,是多么柔情无限,又是多么惊心动魄。此时,眼前仿佛便真有那么一个人,著一袭白衫,却总是影影绰绰,叫人看不真切。便是听他这般低吟,所见的,也不过是纱幕掩映之下一个低回的身影。这样的朱五,怎不叫人心痛?

       正所谓龙潜于渊,综观蒋氏作品所表现出的一个向上发展的脉络,再看看她其它一些虽未完成却已露峥嵘的作品说“深坑”也许更恰当些,如《孟丽君》、《战歌太子》)所作的不同尝试(,我们可以说,她的成就将不限于此。我们期待着能早日看到她更多的佳作。

№0 ☆☆☆新晴 2003-09-27 12:42:49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等紫星更新偶都快疯掉了
№1 ☆☆☆deadfish2003-09-27 23:48:48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2 ☆☆☆若晴2003-12-31 14:56:28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朱五
№3 ☆☆☆若晴2003-12-31 14:56:54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一句题外话.
 
楼主对《白马啸西风》的评价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此书算不算武侠我不知道, 作为言情无疑是经典. 虽然金庸喜欢的女主角多为小龙女一样的白痴, 好容易有一个雄才大略的赵敏, 最后也回家洗衣做饭了. 可是《白马啸西风》中的女主人公却是颇具血肉风骨的. 故事中的每一段故事,每一个人固然都是由情而生,情字入骨, 当得起"细腻","煽情", 结尾时那一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 可是我不喜欢."更是情到深处见血泪了.
 
我很喜欢林啸. 不过大凡有倾国倾城, 风骨清奇, 英才天纵, 风流不羈, 性格刁蛮骄横却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女子, 大抵是没有人不爱的. 而一个在生存边缘中苦苦挣扎,在失去与放弃中煎熬的平凡女子是不能如此光彩夺目. 可是这样的人, 更见功底.
 
相比起来, 沈鹰比林啸更出彩.  
№4 ☆☆☆小王子2004-01-01 10:38:56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楼主对《白马啸西风》的评价我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刚看到这句话,忙正襟危坐,待究根底,往后看才不禁哑然失笑:大人一定是没仔细看清楚在下的意思。我说“除了……金庸的《白马啸西风》等寥寥几部作品之外”,言下之意,当然《白马啸西风》是不包括在内的。
 
其实,《白马啸西风》是金庸作品中我读得次数最少的一部,其次是《连城决》。不多看《连城决》,是因为其中纠缠的人性实在太丑恶之故,尽管现实可能如此,但作为娱乐而言,看这样的作品,实在令我心寒,人生在世,要想活得快乐一些,有时必须糊涂一些才好,故而不敢多看。但不多看《白马啸西风》,却正是因为其中之情写得如此缠绵哀婉,那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不喜欢”,尽管是多年前所见,却如刀子一般刻在心头,久久不散,故而实在不忍多看。本以为只我一人有如此感受,没想到却在这里碰到同道中人,虽然是以这样的方式,仍欣然不已。
№5 ☆☆☆新晴2004-01-07 13:30:28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嗯, 这个, 嘿嘿, 傻笑, 不好意思~~~
 
《白马啸西风》我也只看了两次. 第一次年纪太小, 看后莫名, 心道, 这也算武侠么?  第二次看罢, 掩卷长叹, 不忍再顾.
 
《连城决》中我很喜欢丁典和凌霜华, 尤其是七年看窗口一钵花, 看后简直不知该说什么, 又觉得这样也不枉了.
 
№6 ☆☆☆小王子2004-01-09 09:22:51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是啊,如果没有这几个年轻人,这部作品真是一点希望都不会给我们了。可看这部小说还是忍不住觉得触目惊心。
我一直觉得儿女如果对父母不孝那是禽兽不如,可如果连父母都不爱儿女,那这世界便不再有亮色。
看看《连》中的亲子关系与类亲子的师徒关系,真是叫人从骨子里往外散发丝丝寒意。
№7 ☆☆☆新晴2004-01-16 15:34:11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点评精辟不错不错!
№8 ☆☆☆hkyejin2004-02-27 14:50:29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5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