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分享一些美术生+美院生+刚毕业的设计师的生活 [19]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不是作者,给各位想要写类似题材的太太们一些素材
№0 ☆☆☆临叙|cf4be737 2025-07-15 20:49:16留言☆☆☆   来自上海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1.美术生老三样,素描,色彩,速写
2.想考南方美院的美术生会在杭州找画室,如果给画室取名字可以取动物的名字
№1 ☆☆☆临叙|cf4be7372025-07-15 20:52:22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美院学生确实会染头发,卷头发
有许多二次元,kp人也很多
设计类专业课没有期中期末,会有结课展览,大家会在结课展之前一两个天疯狂熬夜
有些美院会有文化生,工科生比较受老师喜欢,一般态度不算太差,老师不会给太低的分数
会有txl,大家包容性很强
有些学生会很精致,穿衣服很有设计感,有自己风格
有些学生会很潦草,每天睡衣+素面朝天,但是可能也是另一种大佬
设计的学生不一定都很会画画,有些很会画画的大佬会接私活,有些很擅长平面,有些很擅长内容策划,有些很擅长拍摄剪辑,有些很擅长建模渲染
№2 ☆☆☆临叙|cf4be7372025-07-15 20:59:31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蹲蹲!有用的素材
№3 ☆☆☆OvOzz|f0c267ad2025-07-16 17:06:27留言☆☆☆   来自河北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住下了
№4 ☆☆☆黄色巨嘴黑白鸟|ce64aa8b2025-07-16 17:28:49留言☆☆☆   来自宁夏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可能大家对美术生有刻板印象了
先打破一下,不是每个美术生都是文盲,或者说成绩很差,可能有个共同点就是思维很容易发散,跳跃的很厉害。
先观察我的经历,我是高中除了艺术,最擅长的是数学,在还没有选择文理科体艺科的时候,我的数学排名没有跌过全班排名前三。
除我以外,有些美术生的文化课也很好,后期大家文化课没有那么如意是因为大家除了文化课就是专业课的学习,相当于比文化生多出了几个科目而且需要花时间,所以大家的对美术生的印象就是成绩不好。
№5 ☆☆☆临叙|cf4be7372025-07-17 16:59:15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刻板印象二,一些网络视频拍的穿的很干净,在窗边画画,然后阳光撒进来,看起来很唯美。或者是挥洒颜料,看起来很潇洒,浑身都是颜料很疯狂的样子。
首先呢,咱们画画的环境一般是在封闭室内灯光下,如果是室内写生,就会需要专门的灯来照模特,如果是在室外写生,就是用的自然光。一般情况下我们画画不是为了追求特别像,其实最基本的是要结构,造型准确,调子是否和谐。
集训的美术生画画不一定很唯美,甚至有些衣服不小心弄脏了洗不掉就会一直穿,基本上都是脏脏包,当然也排除个别精致的孩子。
我集训的一天时间线是这样安排:
早上七点起床,吃完饭八点多到画室,画前一天早上的作业(一般是画几张速写),九点多就开始老师来到画室,布置今天的内容,有时候是画照片,有时候是写生,有时候是默写,有时候是老师范画,画完就把画放在一起点评,或者就是点评前一天的作业,一般都会打分。中午十一点半左右吃饭有一个多小时休息时间,然后继续回画室画画,傍晚吃完晚饭继续回到画室画画,十一二点结束,但是一般都有速写的作业,速写作业并不是只有一张,而是好多张,会带回宿舍继续画,有时候去小卖部买点颜料啥的,然后再买个泡面加卤蛋加火腿肠,差不多墨迹一会就是两点睡觉。(距离高中集训已经好久了,我只记得让我印象深刻的时间点了,有时候也会十一二点睡觉,不会弄那么晚)
№6 ☆☆☆临叙|cf4be7372025-07-17 17:13:08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关于校考,嘿嘿,那简直是我人生当中力气最大的时刻。我们是小画室,由于各种因素,并不是所有人一起去考某个学校,比如说我们有三四个人要考同一个学校,就会自己在网上订飞机票,然后自己推着推车拎着行李箱去机场,去另一个很远的城市。我现在已经工作了,很难想象我的力气能走那么大,体力这么好,重量我记不得了,只记得机场行李超重我一次要多付一百到三百块钱的超重费。
最搞笑的就是,我一个南方人去北方城市考试身体没毛病(但是当时有个姐妹刚去就发烧了,发烧我们也没吃药就待在住的地方睡了一整天),去南方一个城市我水土不服,有一天拉肚子拉了两天,特别虚弱,我一考完试就赶紧交卷,去厕所,过不了多久我的那几个校考搭子都拉肚子了。
№7 ☆☆☆临叙|cf4be7372025-07-17 17:20:18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关于传言,我没有经历过,是听别的人说的
1.有一个老师带队校考,有个学生在高铁上玩手机和大部队错过了坐过了站。
2.画室里经常有人偷东西,我的上一届有个人被抓了,发现那个人家里挺有钱,估计就是有这个癖好。到我们哪一届也有人偷东西,偷颜料,偷笔,偷小刀。
№8 ☆☆☆临叙|cf4be7372025-07-17 17:24:31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一些规则类怪谈
1.静物写生吃静物考不上大学
2.南方喜欢松弛一点的,北方喜欢结构很实的,当然只是风格,最基本的造型能力不过关都是鬼画符
3.如果头顶上一直有滚珠的声音,估计是老鼠一家人在跑酷
4.老师一般不会夸张地夸你,比如说很棒,很好,很完美
5.如果你练习的时候,或者考试,就是画画的时候,几个老师站在你身后一直不走,要么是觉得你画的挺好的,要么就是出大问题,准备好突然夺走你手中的笔
6.在上课之前削好笔哦
7.软橡皮总有一天会丢的,笔总有一天会断的,不是你摔断的就是画断了,看起来削的特别完美的可能笔芯早就断了
8.做虚实关系的时候,餐巾纸和美妆蛋都可以用,我更喜欢餐巾纸
9.不要弄脏自己的白颜料,不然就得挖掉很浪费,可以丢给同桌,祂一定偷偷用过你的白颜料
10.如果你的颜料盒很干净,调色板很干净,笔削得很好,老师真的会夸你,甚至用你的东西作范画
11.老师作范画的时候你睡着了会真的被发现,当你醒来的时候祂可能在阴沉沉地盯着你看
……
№9 ☆☆☆临叙|cf4be7372025-07-17 17:39:21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1.真的会有亲戚装修的时候让你免费画一幅画,或者给他们画肖像之类的要求。真的很冒犯!!!!
2.都说了很多遍,我学的是设计!!!但是,还会有亲戚对别人说我是画画的!!!!甚至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专门画图案的或者说我们是p图的,让我来p一下证件照之类的。
3.还有人让我给他家小孩画海报???当然,这些我都拒绝了。
4.曾经我真的很热爱画画的啊,那个时候我的胜负欲很强,现在想想,都已经考上了,如果喜欢,就随便画画吧,但是如果是工作,再见!
№10 ☆☆☆临叙|cf4be7372025-07-17 17:47:22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问问,如果我能解答就会回复
№11 ☆☆☆临叙|cf4be7372025-07-17 17:51:20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的毕设和思辨设计有关,如果有太太对“思辨”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安东尼邓恩的《思辨一切》。
一下是之前在书中的笔记和摘录:
a.一些思维论证方法
1.归谬法
归谬法是一种逻辑论证法。首先根据目的做出假设,通过假设其在极端情况的表现得出荒谬结论,就此确定原主张一定是错的,因为它导致了荒谬的结果。这种逻辑论证法也非常适合于幽默情境。
托马斯·斯维茨( Thomas Thwaites )的“吐司机项目”( The Toaster Project ,2009)就是很好的例子。
2.反常识法
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思想实验形式是运用反常识法。改变历史事实,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如果.....”有时被用来理解历史上的关键事件及其重要性,以及它对世界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著名的案例是,“如果希特勒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世界可能会怎样”,这也是在众多虚构文学作品中常被探讨的主题之一。对于作家而言,这是创造另一个可能性存在的有趣方式,因为通过作品,读者可以了解另一个世界可能是怎样的。对于设计而言,它可以通过在平行世界的思想实验,而不是预测,为基于未来的设计思维提供一种新颖的替代性选择。虽然它略显繁琐,因为在用户参与项目之前总是需要先构造出一个故事。
3.假如法
与反常识法相似,但以描述假设场景的假如法更具前瞻性。这些场景能够让作者超越叙事和情节直奔主题,对想法展开深人的探讨。
假设法常以一种非常特别的形式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文科幻小说中,如约翰·克里斯托弗( John Christopher )、弗雷德·霍伊尔( Fred Hoyle )、约翰.温德汉姆( John Wyndham )等人。以约翰·温德汉姆( John Wyndham )为例,他写的儿本称之为“逻辑幻想”的小说,围绕着戏剧性设的逻辑幻想,对不同种类外星人的人侵展开假设,而不仅仅是来自外太空的品种,例如《海魔醒来》( The Kraken Wakes )、《密德威治杜鹃》( The Midwhich Cuckoos )以及《三尖树时代》( The Day of the Trif fids )。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在于,他探讨了社会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其文学叙事方式包括个人、精英、政府、媒体和军队等各个群体。故事重点并非关于地点、原因和事情本身如何发展或改变,而在于开展了大规模的思想实验,实验内容主要关于英国社会如何应对极端灾害并将以何种方式改变生活。约翰·温德汉姆 John Wyndham )的作品往往重点关注主要事件,如转基因食人植物从实验室逃逸,并全程呈现该事件的直接影响。由于这些作品缺乏具有预示性的剧情,主要专注英国中产阶级人物,英国作家布里安·阿尔迪斯( Brian Aldiss )将这类作品流派称为“安逸的灾难”。
№12 ☆☆☆临叙|cf4be7372025-07-18 16:42:41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思辨一切》摘录笔记
b. 一些理论
1.想象力与乌托邦:想象力有多种形式,包括暗黑、原创、社会性、创意、数学性等,以及专业领域的想象力(如科学、技术、艺术、社会学、设计)。乌托邦作为刺激物,其有趣属性在于提醒存在更多选择可能性,而非具体建构 。
2.批判性设计与“脚本”:设计师通过“脚本”(类似编剧规定演员表演)预设用户使用方式,而批判性设计提供打破消费逻辑的可能,激发人们思考日常生活的其他方式和选择 。
3.设计的未来导向:思辨设计关注未来和可能性,质疑技术本身的意义,探索人类如何与技术、自然和社会共处,其方法类似“设计虚构”,通过故事原型悬置对变化的怀疑 。
4.现实与多样性:每个人生活在独特的、私人的世界,质疑“现实”一词的单数形式,提出“复数的现实”(realities)概念,探讨不同现实的真实性 。
设计与社会梦想:设计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也是批评和反思的媒介,能帮助人们成为更有影响力的公民-消费者,定义共同的、合意的未来 。
№13 ☆☆☆临叙|cf4be7372025-07-18 16:44:39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c.安东尼·邓恩在《思辨一切》里把思辨思维的核心动作概括为一句话:
“质疑所有单一话语机制所制造的‘理所当然’的现实,并通过可替代的设计方案把不同观点‘物化’出来,以幽默和趣味的方式邀请人们主动介入思考与想象,从而松动并改造现实世界。”
d.《思辨一切》中对未来想象的四种板块:
Probable,Plausible,Possible,Preferable
1.Possible(可能的)——预测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Possible Future 可能的未来:不违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便可能发生的未来。反例如永动机,因违反物理原理,故为不可能事件。
所用方法是建立今日世界与应有世界的联系,加来道雄( Michio Kaku )在《不可能的物理学》( Physics of the Impossible )一书中介绍了三种程度的不可能,除了第三个最极端的情况之外﹣即那些基于我们目前对科学的理解不可能发生的事只有两件不可能的事情:永动机和预知能力。所有其他的变化,如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变化,都可能被预测,但是想象如何做到这些则是很困难的事。在设定的情境之中,我们相信,首先它们在科学上是可能的,其次,应该有一条指导我们从现在到设定情境的实现路径。即使是完全虚构的,能导致新形势发生的一系列可靠的条件都必须具备。这要求观众将设定的场景与自己所处的世界联系起来,并用它进行批判性反思。这便是一种思辨型文化的领域,如写作、电影、科幻小说、社会小说等等。尽管只有启发意义,但专家们还是经常会被问到这些情景何时能够成为现实。大卫·科尔比( David Kirby )在书中用精彩的一章指出了他所谓的思辨型场景与他在另一部作品《好莱坞中的实验室大褂:科学、科学家与电影》( Lab Coats in Hollyuood : Science , Scientists , and Cinema )中描述的奇妙科学之间的区别。专家的角色并非阻止不可能,而是让大家接受所谓的不可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虚幻地带,但这是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兴趣的领域。虚幻存在于自己的世界中,与我们居住的世界鲜有联系。它当然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当它成为一种娱乐形式,但是对我们而言,它与现存的世界格格不人。这就好比充斥着各种童话故事、小妖精、超级英雄和太空探险,太奇幻。
2.Plausible(看似合理的)——技术层面上的探讨,逐渐确定设计的可能性
Plausible Future 或许可能的未来:由于实现概率受制于经济、政治、科技等主客观因素,因此为 Plausible Future 而设计时,需针对这些主客观限制因素进行洞察与分析,进而对未来做出合理设想。
这一领域关系到情境规划与洞察,思考哪些是可以发生的可能。20世纪70年代,像荷兰皇家壳牌这样的公司,大力开发能塑造未来全球发展近景的技术,以确保他们能在全球化的经济或政治动荡等变局之下存活下来。似乎合理的未来不是一种预期,而是探索多种经济和政治的未来局势,以确保某组织能够准备好应对一系列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3.Probable(很有可能的)——拓展层面上的设计。
Probable Future 大概率能实现的未来:排除极端巨变,社会稳定、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大概率能实现的未来。由于实现概率最大、实践价值最高,因此成为现今普世的设计理念及方法的作用对象。
这部分也是大多数设计师正在实践的领域。它描述了除非出现经济危机、环境灾害或者战争等一些极端的情况,还有哪些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大部分的设计方法、过程、工具以及公认的、好的设计实践,甚至设计教育都是以此为导向。设计如何被评价,与完整地理解未来可能性的
4.Preferable(更可取的,合意的)——彻底突破想象壁垒,不受任何客观因素的影响.
介于“很有可能”与“似乎可能”之间,这是一种“合意的( preferable )未来”。
Preferable Future 合意而合适的未来:“preferable”意为“desirable or suitable”,指主观期望或客观条件的契合。由于关联着人类的主观期望与客观适配,该门类为 Speculative Design 的着重发力着力点,旨在创造符合人类共同期愿景、适宜人类未来生存的社会。
当然,合意的未来也并不是字面上看上去这么简单直白;合意意味着什么,对谁来说是合意的,是否合意由谁来决定?目前,它由政府和行业决定,虽然我们同时肩负着投票者和消费者的角色,但影响力却很有限。在《可想象的未来》( Imaginary Futures )一书中,理查德·巴布鲁克( Richard Barbrook )将对未来的想象作为对当下进行组织化与正义化的工具,而这一工具专为少数特权阶级的利益需求而服务。但是,假设能够创造出更多社会参与的、可想象的未来,那么设计是否能够帮助人们成为更有影响力的公民一消费者?如果可以,又该如何去做?
№14 ☆☆☆临叙|cf4be7372025-07-18 16:53:40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一些思维论证方法,一开始没发出来,我重新发一下:
a. 1.归谬法
归谬法是一种逻辑论证法。首先根据目的做出假设,通过假设其在极端情况的表现得出荒谬结论,就此确定原主张一定是错的,因为它导致了荒谬的结果。这种逻辑论证法也非常适合于幽默情境。
托马斯·斯维茨( Thomas Thwaites )的“吐司机项目”( The Toaster Project ,2009)就是很好的例子。
2.反常识法
另一个行之有效的思想实验形式是运用反常识法。改变历史事实,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如果.....”有时被用来理解历史上的关键事件及其重要性,以及它对世界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著名的案例是,“如果希特勒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世界可能会怎样”,这也是在众多虚构文学作品中常被探讨的主题之一。对于作家而言,这是创造另一个可能性存在的有趣方式,因为通过作品,读者可以了解另一个世界可能是怎样的。对于设计而言,它可以通过在平行世界的思想实验,而不是预测,为基于未来的设计思维提供一种新颖的替代性选择。虽然它略显繁琐,因为在用户参与项目之前总是需要先构造出一个故事。
3.假如法
与反常识法相似,但以描述假设场景的假如法更具前瞻性。这些场景能够让作者超越叙事和情节直奔主题,对想法展开深人的探讨。
假设法常以一种非常特别的形式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文科幻小说中,如约翰·克里斯托弗( John Christopher )、弗雷德·霍伊尔( Fred Hoyle )、约翰.温德汉姆( John Wyndham )等人。以约翰·温德汉姆( John Wyndham )为例,他写的儿本称之为“逻辑幻想”的小说,围绕着戏剧性设的逻辑幻想,对不同种类外星人的人侵展开假设,而不仅仅是来自外太空的品种,例如《海魔醒来》( The Kraken Wakes )、《密德威治杜鹃》( The Midwhich Cuckoos )以及《三尖树时代》( The Day of the Trif fids )。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在于,他探讨了社会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其文学叙事方式包括个人、精英、政府、媒体和军队等各个群体。故事重点并非关于地点、原因和事情本身如何发展或改变,而在于开展了大规模的思想实验,实验内容主要关于英国社会如何应对极端灾害并将以何种方式改变生活。约翰·温德汉姆 John Wyndham )的作品往往重点关注主要事件,如转基因食人植物从实验室逃逸,并全程呈现该事件的直接影响。由于这些作品缺乏具有预示性的剧情,主要专注英国中产阶级人物,英国作家布里安·阿尔迪斯( Brian Aldiss )将这类作品流派称为“安逸的灾难”。
№15 ☆☆☆临叙|cf4be7372025-07-18 16:56:19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c.安东尼·邓恩在《思辨一切》里把思辨思维的核心动作概括为一句话:
“质疑所有单一话语机制所制造的‘理所当然’的现实,并通过可替代的设计方案把不同观点‘物化’出来,以幽默和趣味的方式邀请人们主动介入思考与想象,从而松动并改造现实世界。”
d.《思辨一切》中对未来想象的四种板块:
Probable,Plausible,Possible,Preferable
1.Possible(可能的)——预测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Possible Future 可能的未来:不违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便可能发生的未来。反例如永动机,因违反物理原理,故为不可能事件。
所用方法是建立今日世界与应有世界的联系,加来道雄( Michio Kaku )在《不可能的物理学》( Physics of the Impossible )一书中介绍了三种程度的不可能,除了第三个最极端的情况之外﹣即那些基于我们目前对科学的理解不可能发生的事只有两件不可能的事情:永动机和预知能力。所有其他的变化,如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变化,都可能被预测,但是想象如何做到这些则是很困难的事。在设定的情境之中,我们相信,首先它们在科学上是可能的,其次,应该有一条指导我们从现在到设定情境的实现路径。即使是完全虚构的,能导致新形势发生的一系列可靠的条件都必须具备。这要求观众将设定的场景与自己所处的世界联系起来,并用它进行批判性反思。这便是一种思辨型文化的领域,如写作、电影、科幻小说、社会小说等等。尽管只有启发意义,但专家们还是经常会被问到这些情景何时能够成为现实。大卫·科尔比( David Kirby )在书中用精彩的一章指出了他所谓的思辨型场景与他在另一部作品《好莱坞中的实验室大褂:科学、科学家与电影》( Lab Coats in Hollyuood : Science , Scientists , and Cinema )中描述的奇妙科学之间的区别。专家的角色并非阻止不可能,而是让大家接受所谓的不可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虚幻地带,但这是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兴趣的领域。虚幻存在于自己的世界中,与我们居住的世界鲜有联系。它当然是有价值的,尤其是当它成为一种娱乐形式,但是对我们而言,它与现存的世界格格不人。这就好比充斥着各种童话故事、小妖精、超级英雄和太空探险,太奇幻。
2.Plausible(看似合理的)——技术层面上的探讨,逐渐确定设计的可能性
Plausible Future 或许可能的未来:由于实现概率受制于经济、政治、科技等主客观因素,因此为 Plausible Future 而设计时,需针对这些主客观限制因素进行洞察与分析,进而对未来做出合理设想。
这一领域关系到情境规划与洞察,思考哪些是可以发生的可能。20世纪70年代,像荷兰皇家壳牌这样的公司,大力开发能塑造未来全球发展近景的技术,以确保他们能在全球化的经济或政治动荡等变局之下存活下来。似乎合理的未来不是一种预期,而是探索多种经济和政治的未来局势,以确保某组织能够准备好应对一系列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3.Probable(很有可能的)——拓展层面上的设计。
Probable Future 大概率能实现的未来:排除极端巨变,社会稳定、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大概率能实现的未来。由于实现概率最大、实践价值最高,因此成为现今普世的设计理念及方法的作用对象。
这部分也是大多数设计师正在实践的领域。它描述了除非出现经济危机、环境灾害或者战争等一些极端的情况,还有哪些很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大部分的设计方法、过程、工具以及公认的、好的设计实践,甚至设计教育都是以此为导向。设计如何被评价,与完整地理解未来可能性的
4.Preferable(更可取的,合意的)——彻底突破想象壁垒,不受任何客观因素的影响.
介于“很有可能”与“似乎可能”之间,这是一种“合意的( preferable )未来”。
Preferable Future 合意而合适的未来:“preferable”意为“desirable or suitable”,指主观期望或客观条件的契合。由于关联着人类的主观期望与客观适配,该门类为 Speculative Design 的着重发力着力点,旨在创造符合人类共同期愿景、适宜人类未来生存的社会。
当然,合意的未来也并不是字面上看上去这么简单直白;合意意味着什么,对谁来说是合意的,是否合意由谁来决定?目前,它由政府和行业决定,虽然我们同时肩负着投票者和消费者的角色,但影响力却很有限。在《可想象的未来》( Imaginary Futures )一书中,理查德·巴布鲁克( Richard Barbrook )将对未来的想象作为对当下进行组织化与正义化的工具,而这一工具专为少数特权阶级的利益需求而服务。但是,假设能够创造出更多社会参与的、可想象的未来,那么设计是否能够帮助人们成为更有影响力的公民一消费者?如果可以,又该如何去做?
№16 ☆☆☆临叙|cf4be7372025-07-18 16:58:03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很喜欢思辨设计,很希望有太太能以思辨为基底写文,无论是主角工作涉及,还是文章的剧情设计方式,甚至是角色的思维方式,思辨很有意思!
№17 ☆☆☆临叙|cf4be7372025-07-18 17:01:09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设计师记录
设计工作者的客户十宗罪:
1.钱给的少,但是态度很高傲
2.内部修改意见不统一,还不承认上一次的修改建议
3.既要又要,意见相互矛盾
4.事多,今天加一个东西,明天加一个东西,文件已经确认了,没过一会儿突然加新的东西或者修改意见
5.拖延症,设计方第一时间提资发过去,客户会一直推脱到设计的画面快要确认的时候发过来,往往资料与设计内容难以匹配导致很多画面再次休整,最后客户还会责怪设计方进度太慢
6.对自己的审美很有自信并且十分不包容除自己喜欢的风格以外的一切风格,十分自豪地对设计方说:你们做的东西我们的人也可以做,我们的人也会用这个软件……
7.内部搞起商战随机创死设计方,比如说新上任的客户领导为了捞一笔钱把过去所有确认的方案毙掉,逼设计方自己退出然后用自己人。设计方告的时候不认账,开始疯狂喷设计方的方案做的不够好
8.尾款是一种不存在的东西,尾款阶段各种挑剔各种不满意,一句话总结,设计的不好所以尾款不能给你们
9.身份认同问题,认为设计方就是自己的奴隶,任打任骂,阴阳怪气
10.不专业也不听话,理所当然认为自己的意见十分合理
№18 ☆☆☆临叙|cf4be7372025-07-18 17:04:25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设计师记录
设计工作者的客户十宗罪:
1.钱给的少,但是态度很高傲
2.内部修改意见不统一,还不承认上一次的修改建议
3.既要又要,意见相互矛盾
4.事多,今天加一个东西,明天加一个东西,文件已经确认了,没过一会儿突然加新的东西或者修改意见
5.拖延症,设计方第一时间提资发过去,客户会一直推脱到设计的画面快要确认的时候发过来,往往资料与设计内容难以匹配导致很多画面再次休整,最后客户还会责怪设计方进度太慢
6.对自己的审美很有自信并且十分不包容除自己喜欢的风格以外的一切风格,十分自豪地对设计方说:你们做的东西我们的人也可以做,我们的人也会用这个软件……
7.内部搞起商战随机创死设计方,比如说新上任的客户领导为了捞一笔钱把过去所有确认的方案毙掉,逼设计方自己退出然后用自己人。设计方告的时候不认账,开始疯狂喷设计方的方案做的不够好
8.尾款是一种不存在的东西,尾款阶段各种挑剔各种不满意,一句话总结,设计的不好所以尾款不能给你们
9.身份认同问题,认为设计方就是自己的奴隶,任打任骂,阴阳怪气
10.不专业也不听话,理所当然认为自己的意见十分合理
№18☆☆☆临叙|cf4be737于2025-07-18 17:04:25留言☆☆☆

还有各种各样的记录,有时间继续记录~
№19 ☆☆☆临叙|cf4be7372025-07-18 17:07:15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