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关于曹植的七步诗 刘逸生 [3]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关于曹植的七步诗                    刘逸生

    七步之才的曹植写下四句诗,是许多人熟知的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演义七十九回除引了这四句外,还另有一首斗牛诗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炊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

                  不如,盛气不泄毕.

    这诗不很著名,最后一句又难解.【曹子建诗集】不收此篇,也不收【煮豆】那篇.因此有人怀疑两

诗都是伪作.

    查查这两首诗的来历是一件有趣的事.

    【煮豆】诗最早见于刘义庆的【世说新话】文学第六十六则;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
                 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注.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帝深有惭色.】

    刘义庆年代离曹魏不远,他的记载应是可信的.这首诗的真伪应该不成问题.

    可是【世说新语】却没有记载那斗牛诗,这首诗又是从哪里得来的?

    为了找这诗的出处,翻了不少书,结果却在【太平广记】第一七三卷找到;

                 【魏文帝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
                 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
                 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

    跟着便是【两肉齐道行......】那首,然后又是煮豆那首.篇后注云;【出’世说’】.

    【太平广记】是北宋初年一班朝臣根据旧籍编辑的,既然注明此事出自【世说】,为什么今天的【世

说新语】又没有【斗牛】那首?实在使人难以索解.

    罗贯中大抵是根椐【太平广记】,所以两诗一齐录入.又作了些改动把【走马百步】改成步行七步,

把原来七步成诗的【煮豆】改成【应声作诗】了.

    至于【煮豆】原是六句,【演义】又缩成四句,到底罗贯中改的还是另有根据,现在也无法知道.如

今人们口口相传的多是四句,恐怕还是得力于【三国演义】,比起原作来,似乎更显得干净利落.
№0 ☆☆☆小笨蛋 2003-08-20 19:49:48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炊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较为晦涩,但是却有另一番滋味!
№1 ☆☆☆妞妞2003-08-20 21:29:3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哪里是晦涩,根本是伧俗
所以基本认定是伪诗,流传也不广
№2 ☆☆☆哈哈2003-08-20 21:37:4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所有有关历史的东东我全不通。
真不好意思,乱发此贴
№3 ☆☆☆果果贝2003-08-22 11:54:2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