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霓裳羽衣曲》 [6]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乐曲历史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法曲精品,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乱后失传。
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灿的明珠。

  此曲约成于公元718~720年间,关于它的来历,则有三种说法:
  一是说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

  第二种说法则是根据《唐会要》记载: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

  第三种则折衷前两种说法,认为此曲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歌和破)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

  《霓裳羽衣曲》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天宝乱后,宫廷就没有再演出了。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和昭惠后曾一度整理排演,但那时宫廷传存的乐谱己经残缺不全。  

  南宋丙午(1186)年间,姜白石旅居长沙,一次登祝融峰在乐工故书中偶然发现了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他为“中序”第一段填了一首新词,即《霓裳中序第一》,连同乐谱一起被保留了下来,词如下: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词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彷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由上可见,白石记谱填词的《霓裳中序第一》分上下片,歌词为长短句,结构上显然已受到词乐的影响。但音调古朴,曲中常出现降低的七度音(b7),体现出唐代燕乐侧商调的典型风格。歌曲的情调闲雅而沉郁,特别是两处(b7)音与“人何在”、“飘零久”的歌词相配合、更加深了感慨的色彩。


乐曲浅析

《霓裳羽衣曲》描写仙乐飘飘、舞姿婆娑的情景,全曲36段,
表现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
  

  《霓裳羽衣曲》在唐宫廷中倍受青睐,在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玄宗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由宫女歌唱,用女艺人30人,每次10人。有关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诗中均有精彩描写。 

  全曲共36段,全曲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
  
  散序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

  中序又名拍序或歌头,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中间也有由慢转快的几次变化,有歌舞;

  曲破又名舞遍,以舞为主。

  《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宠大而多变的曲体,其艺术表现力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乐队通过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有磬、箫、筝、笛、箜篌、筚簟、笙等乐器。  




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祗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眼前仿佛睹形质,昨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 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   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0 ☆☆☆晓风飞翔 2004-02-26 11:13:43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本人一直都对安史之乱前的盛唐非常感兴趣的,尤其是看了向海岚的杨贵妃后,对她和李世民的故事更好奇啊!!!我也很喜欢白居易的《清平调》,不知贴主对此诗感觉如何呢?
№1 ☆☆☆冼冼2004-02-26 22:08:5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向海岚那版的杨贵妃简直是胡扯。与史实相差的太远太远!!!
№2 ☆☆☆踏雪2004-02-27 00:41:2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汉族曾经那么地能歌善舞~~~~~~~~
№3 ☆☆☆Lotus2004-02-27 05:43:3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也很喜欢中国古代的诗歌,言词精辟而寓意深远。有时候看现代的所谓“诗歌”,都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不过,我挺喜欢温瑞安的诗。
№4 ☆☆☆碧羽漓2004-02-27 09:54:3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更正一点
杨贵妃的公公兼老公是唐玄宗李隆基
不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武则天的老公兼公公
 
盛唐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
那时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
№5 ☆☆☆天尽头2004-02-27 13:03:1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多谢无尽于头的提点,本人真的是弄错了!!
№6 ☆☆☆冼冼2004-02-27 19:47:3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